摘要:
今天,我们仍能不断地接收到一些支持药店多元化发展的数据,比如在日本,连锁药店经营的药品占31.2%;日用杂品占24.6%;化妆品占22.7%;其他品类占21.5%,其药店普遍的多元化经营比例已达到68.8%;而美国等发达国家,药店也都是以药品为主,兼营与健康相关的产品和其他日用品,他们的非药品经营让药店的平均毛利从28.3%提升到32%左右,足以与日用品综合商场35%的平均毛利媲美。甚至在许多连锁药店中,药品经营已处于次要地位。
正文:
越来越多的药店今天已经有实力去国外考察,并把这些先进的模式“搬”回自己的企业。然而,简单模仿也许正是我国药店多元化发展瓶颈所在。
在我国台湾地区,药房的多元化早已成熟,因此,台湾安健美药店联盟运营长林振弘一直在研究内地药店的多元化问题。针对不少区域甚至是同一个商圈的“多元化跟风”的现象,他认为,是否多元化要由企业的战略发展,以及业态定位来决定。他的观点是,药店多元化发展,不应该以市场或地区情况而定,其增加的商品与品类应以业态的定位为先,再看目标市场定位,这与目前大多数药店在多元化选择上,采取因地制宜—— 按照区域消费人群的消费习惯来确定品类扩充策略是不同的。“多元化经营要在主业做强的基础上,再谈业态拓展及商圈拓展。据一般经验,当核心品类占商圈业态发展统计变数的70%时,就可展开多元化经营。”
2010-2015年中国医药流通市场营运局势与投 资前景咨询报告
崔为民认为,国际药店零售业的发展趋势是在药品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不同商品特性、购买频度、毛利合理搭配等因素后进而丰富商品品种。他说:“日本的超市与药店合作基于规模和经营能力上处于相当的地位,再加上日本的大众药品法规的开放,才创造出合作的有利条件。从国内的药品法规来看,还很难做到这一点。”
当品类延伸到跨行业时,掌握不好平衡术无疑会给企业背上包袱:多元化开发过度导致丧失专业形象;品类资源的分配不均衡会导致药店主品类受损。因此,在向多元化吹起冲锋号之前,广大的药店经营者们应该把多元化从战术实操层面,提升到企业战略的角度来思考:首先,应根据药店的规模、实力、发展等因素综合考虑是否实行多元化,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其次,各类产品需要科学的品类管理,达到品种优化的目的。业内流行的一句话很有道理:没有品类管理的多元化只能是增加成本,而不会带来效益。药店在进行多元化经营时应注意筛选适合自己经营的、专业性强的商品,必须是在企业战略规划下的,整合产业链资源的多元化。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