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09年最新资讯 自强不息造就中国奇迹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新政权面对的是这样一个局面:由于连年的战争,中国的经济遭到极大的破坏,已经沦为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1937年以前,中国粮食的最高产量为1400亿公斤,而1949年时大约只有1120亿公斤;工业基础更是薄弱,当时的中国领导人毛泽东曾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比这些困难更让这个新生政权头疼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敌意和封锁。美国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把中国排除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之外;派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的统一;挑起朝鲜战争,妄图把战火引到中国;联合西方主要工业国成立巴黎统筹委员会,对中国实行严格的物资禁运。所有这些只有一个目的: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但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越是在艰难的条件下,越是奋发抗争。面对封锁,中国没有屈服,政治上奋力反击,粉碎了西方国家的颠覆阴谋;经济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就使国民经济基本恢复。而从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更是开创了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纪元。目前,中国正处在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计划期间。

“一五”期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长春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沈阳机床厂建成投产;第一座长江大桥在武汉开始修建……,一大批旧中国没有的基础工业部门,开始一个个建立起来。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商业及文化教育等事业得到相应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较大改善。

不可否认,新中国成立初期,各项建设得到了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的大力帮助。但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到上世纪60年代初期,苏联对华的援助全部取消,并撤回了援华专家,很多建设项目被迫终止,给中国的经济建设造成重大损失。此后,中苏又爆发了边境冲突,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越来越恶劣。与此同时,中国国内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国民经济严重停滞。在这种情况下,新中国继续发扬迎难而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困境中创造了“两弹一星”的奇迹: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两弹一星”事业是完全依靠中国自己的力量完成的。中国的科技工作者在艰苦的条件下,攻破了几千个重大的科学技术难关,制造了几十万台设备、仪器、仪表,使中国独立地掌握了国防和航天的尖端技术。

除了“两弹一星”,靠着自强不息的精神,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在科技领域创造了很多奇迹:1965年,中国科学家首次完成人工合成胰岛素。胰岛素是蛋白质的一种。胰岛素的人工合成,标志着人类在揭开生命奥秘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此外,经过袁隆平等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在杂交水稻领域,中国也取得了国际领先水平。1976年开始,杂交水稻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比常规稻平均增产20%。1979年,杂交水稻作为中国第一个农业技术专利转让美国。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政治封锁也被打破。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日正式建交;同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逐步走向正常化……

从1949年到1978年,正是依靠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中国逐步打破了外部的封锁,成为世界上实力雄厚的重要国家,为后来30年的经济腾飞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进一步确定了一条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没有先例可以借鉴,没有经验可以学习,靠的是中国人自己的探索、实践。可以说,“中国道路”的确立,正是中国人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精神的具体体现。

经过60年的发展,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由1950年的683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超过30万亿元;人均国民收入由1950年的77元,增至2008年的1.51万元;青壮年文盲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0%,下降到目前的4%,而在校大中专学生人数则增加了160多倍。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写照,力量源泉。正是有了这种精神,中国打破了建国初期西方国家的封锁,战胜了经济和社会建设中无数的困难,探索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独特的发展道路,造就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自强不息造就中国奇迹。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一季度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其中太阳能发电销售收入同比增长高达42.35%

2025年一季度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其中太阳能发电销售收入同比增长高达42.35%

4月9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创新动能持续增强,绿色低碳转型稳步推进,消费市场活力释放,实体经济支撑作用稳固。

2025年04月11日
央视市场研究联合快手发布《2025快手品牌营销价值报告》 多维度寻品牌营销势能

央视市场研究联合快手发布《2025快手品牌营销价值报告》 多维度寻品牌营销势能

AI时代,营销传播正从“广而告之”向“智而信之”转变,而这一转变过程,品牌建设为必经之路。国家政策层面,《中国品牌发展战略纲要》(2021)中便计划到2035年建成一批全球领先品牌;在“十四五”规划纲要(2021-2025),也明确提出“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将品牌建设纳入现代化经济体系重点任务。当下,我国本土品牌建

2025年03月24日
2024年中国研发经费超3.6万亿元 较2018年R&D经费增长84%

2024年中国研发经费超3.6万亿元 较2018年R&D经费增长84%

3月14日,大连理工大学发布《中国研发经费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达1.97万亿元,2024年超3.6万亿元,6年时间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增长84%。

2025年03月17日
2025年2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全面上涨 行业运行稳步向好

2025年2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全面上涨 行业运行稳步向好

3月12日,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8,较1月上升0.8点。其中,分项指数、分行业指数和分区域指数全面上涨。

2025年03月13日
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7.8%

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7.8%

2月24日,自然资源部举行2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在会上发布《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呈现强劲发展势头,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105438亿元,比上年增长5.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8%。

2025年02月26日
2023年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个大类行业中有26个行业保持同比增长

2023年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个大类行业中有26个行业保持同比增长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3.9%(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从环比看,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12%。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

2023年04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