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09年最新资讯 国内零部件企业亟待产业升级

本报讯:

各界广泛关注的轮胎特保案尚未尘埃落地,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海外之路却再次遭阻。

  没有原告的诉讼案

  6月29日,欧洲车轮制造商协会(EUWA)代表欧盟6家铝轮毂生产企业向欧盟贸易委员会提起申诉,要求调查我国出口铝轮毂企业的倾销行为。8月14日,欧盟针对中国汽车零部件产品铝合金轮毂的反倾销正式在欧盟贸易委员会立案调查。

  然而,中国企业向欧盟出口铝车轮,本质上并没有构成倾销,欧洲车轮制造商协会完全是混淆视听。2008年,中国共生产铝合金轮毂7000多万件,其中,有一半份额销往国际市场。出口方面,欧洲占总出口的12%左右,美国占70%至80%,第三大出口市场是日本。2008年7月到2009年6月间,中国出口到欧盟的铝轮毂产品总计约3.9亿美元,产品所占份额在整个欧盟市场约为8%,这并不是一个很大的比重,也不会对欧洲相关产业造成损害。

  欧洲车轮毂企业的产品主要用于主机厂的配套,而中国车轮毂产品主要面向售后维修市场。由于金融危机造成欧洲厂商订单减少,欧洲企业希望进入售后市场,因此对中国轮毂产品提出申诉。

  由于中国产铝轮毂并未对欧洲产业造成直接损害,所以递交申诉书的6家欧洲车轮制造企业,这次甚至特意隐去了自己的名字。

  反倾销的背后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有关人士表示,从此次反倾销案本质看,欧洲车轮制造商协会提起的反倾销申请,是部分经营不善的铝合金轮毂制造商想把自身经营管理问题和金融危机的冲击,向中国企业转嫁的行为。

  金融危机爆发后,对全球整车和零部件企业都造成严重打击,今年我国有一些汽车零部件出口回升较快。主要原因是一些国外汽车零部件企业倒闭,即使是生存下来的企业也由于订单减少而成本上升,这就给中国企业留出了市场空间,也因此造成了贸易摩擦。

  “目前欧美的轮毂企业与中国企业相比,已经没有优势。不得不借反倾销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熊传林表示,跨国车企多采用零部件全球采购的政策,世界众多汽车零部件企业为了跟物美价廉的中国零部件抢夺市场,部分国外厂家不得不打着“反倾销”旗号进行 “贸易保护主义”,以此获得生存空间。

  李晓擎同时指出,轮毂行业是一个高能耗、劳动密集、附加值较低的行业,在劳动成本高的欧美发达国家很难生存,这一行业在这些地区不断萎缩、向新兴市场转移是一个必然趋势。轮胎等行业也是如此。

  自主研发之殇

  轮胎特保案、铝合金轮毂反倾销案件只是“冰山一角”。最近,受经济下滑、失业率上升等多种因素影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势头不断高涨。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贸易摩擦不断增加,贸易保护主义呈抬头趋势,而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诉讼呈现出国别多、金额大的特点。去年10月到今年6月,已经发生77起。

  即使国内汽车零部件出口不存在事实上的“倾销”,按照零部件企业目前的出口战略,也难逃被制裁的命运———只要一些国家以反倾销为由,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提起诉讼。据了解,国内汽车零部件出口多是一些材料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品,如车轮、刹车盘、挡风玻璃等,产品的技术含量及附加值较低,而且缺乏核心技术,很容易引发贸易纠纷。

  因此,零部件企业亟待提升出口产品的技术能级,增加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

  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教授,在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第二十六届文化讲坛发表的演讲中指出,中国的经济增长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就是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还太低。在过去30年,我们主要靠廉价成本、廉价资源支撑着资产的扩张。但是经过这次全球金融危机我们也看到,这种模式不可能再一直下去了,老这么继续的话,危机会更严重。那怎么办?就要提高创造附加值的能力,这依赖于技术进步,特别是研究与开发。但我们也遗憾地看到,我们的企业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技术创新还很薄弱。如果我们只是重复发达国家过去制造的东西,即使我们成了世界第一,也不是最强大的。

  张维迎的观点同样适用于汽车零部件产业。盖世汽车网近日对183家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进行调查显示,89%的企业表示不搞自主开发,且近期内无自主开发的规划。中国汽车零部件重产量不重质量,重生产不重研发,一些企业的工厂规模很大,却没有设立专门的研发中心。

  零部件企业如何突围

  近期的事件折射出零部件企业的一些弊病,业内人士从“市场、品牌、行业整合”三个方面提出了他们对零部件企业的建议。

  首先,中国零部件应积极开拓市场营销网络。目前的出口结构相对单调,一旦出了问题,我们的损失就很大。零部件企业应实现技术升级,努力开拓国内中高端市场。自主品牌的零部件比合资企业便宜一半,成本优势明显。如果技术再获得提高,就有了与合资品牌竞争的实力。其次,打造“品牌”势在必行,产品品牌含金量不高制约了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目前我国零部件出口产品80%以上还停留在售后维修市场,只有少数进入全球配套市场。

  此外,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整顿、整合也迫在眉睫。现在零部件企业小而杂,常常看到哪个市场好就一窝蜂地进入,迅速扩大市场份额,为抢占市场,经常以价格战展开恶性竞争,不断在国际上引起贸易纠纷。未来,国内零部件企业应整合,并具备集团化规模,获得与合资品牌抗衡的实力。

  面对贸易保护和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自身的种种弊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熊传林指出,当中国汽车业发展到如今的规模,仅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廉价的原材料已经无法取得持续胜利。中国汽车工业,特别是零部件产业,要想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必须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技术附加值。

国内零部件企业亟待产业升级。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一季度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其中太阳能发电销售收入同比增长高达42.35%

2025年一季度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其中太阳能发电销售收入同比增长高达42.35%

4月9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创新动能持续增强,绿色低碳转型稳步推进,消费市场活力释放,实体经济支撑作用稳固。

2025年04月11日
央视市场研究联合快手发布《2025快手品牌营销价值报告》 多维度寻品牌营销势能

央视市场研究联合快手发布《2025快手品牌营销价值报告》 多维度寻品牌营销势能

AI时代,营销传播正从“广而告之”向“智而信之”转变,而这一转变过程,品牌建设为必经之路。国家政策层面,《中国品牌发展战略纲要》(2021)中便计划到2035年建成一批全球领先品牌;在“十四五”规划纲要(2021-2025),也明确提出“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将品牌建设纳入现代化经济体系重点任务。当下,我国本土品牌建

2025年03月24日
2024年中国研发经费超3.6万亿元 较2018年R&D经费增长84%

2024年中国研发经费超3.6万亿元 较2018年R&D经费增长84%

3月14日,大连理工大学发布《中国研发经费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达1.97万亿元,2024年超3.6万亿元,6年时间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增长84%。

2025年03月17日
2025年2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全面上涨 行业运行稳步向好

2025年2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全面上涨 行业运行稳步向好

3月12日,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8,较1月上升0.8点。其中,分项指数、分行业指数和分区域指数全面上涨。

2025年03月13日
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7.8%

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7.8%

2月24日,自然资源部举行2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在会上发布《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呈现强劲发展势头,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105438亿元,比上年增长5.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8%。

2025年02月26日
2023年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个大类行业中有26个行业保持同比增长

2023年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个大类行业中有26个行业保持同比增长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3.9%(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从环比看,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12%。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

2023年04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