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遍布着为世界而生产的企业,它们和它们生产的产品看上去都普普通通,但却造就了中国制造的一个时代。”
“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遍布着为世界而生产的企业,它们和它们生产的产品看上去都普普通通,但却造就了中国制造的一个时代。”
这是前不久,央视新闻频道推出的一部全景描述中国制造业的电视系列片《跨越中国制造》开篇的一句话。
该片视野宽阔,夹叙夹议。从一系列访谈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制造业如何从小打小闹到以群体方式兴起、再迈出国门、走向全球制造大国的发展历程,也能深刻体会到中国制造业的各路担当者在一个更加开放和竞争的平台上如何以国家利益为己任,背负重压、革故鼎新,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过程。而更激发我们回味和思考的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严峻市场形势下,中国制造业面临新的世界经济格局,在一个更加不确定的世界如何再次寻找确定的位置,最终不断实现更高、更远、更强的新目标。
的确,这是一个能够寻梦和可以梦想成真的时代。
的确,这是一个中国制造业能够不断跨越和实现凤凰涅磐的时代。
我们实现了怎样的一个跨越?
其实,从共和国建国初始,我们便开始了中国制造业的寻梦过程。那还是50多年前,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一个年青的共和国,要把“洋帽子摔倒太平洋”里,最快地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赶超目标。
在国家强烈主导下,发挥社会主义能够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群众激情,在不长的时间里就奠定了中国工业化基础,我们很快建成了自己的纺织、机械、机床设备等基础制造业体系,在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自主建起了能够实现自给自足的“社会主义大工厂”。这可以说,中国制造业从无到有实现了第一次跨越。
而真正在内驱动力下形成中国制造体系的一种自觉,还是改革开放甚至可以说是在上个世纪末我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事。随着经济主体由“工厂”向“企业”的转变,从市场概念的引入到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利润原则、价格发现和竞争规律,也就成了中国制造业彻底完成市场转型的基本法则。可以说,这是中国制造业的第二次跨越,时间又延续了30年。
这次,我们跨越了什么?
首先是生产能力的跨越。改革开放初期由沿海省份千万个家庭作坊式的小企业从纽扣、拉链以及小螺丝做起,仅仅作为海外公司的零部件供应商或者辅配件加工业者,到后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涉足进口替代、技术替代,再到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这是一个正常但是艰辛的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过程。我们制造业的生产能力在循序渐进中不断做强做大,产品覆盖面达到无所不包的程度,产业能力大大增强。一个傲慢的美国人想不购买印有“中国制造”的产品竟然陷入无物可购的尴尬。今天,中国制造业的生产能力足以傲视群雄。
其次是生产组织方式的跨越。最有变革意义的也正在于此。如果仅以规模论英雄,那本是一个大国应具有的潜力所在和基本素质。正如片中所言,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制造业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在中国东南沿海逐渐成长起来,“中国制造业因此拥有了和过去完全不同的意义和内容”。随着产业链条的延伸和集群产业的崛起,配套能力和集群产业的辐射效应,形成巨大的生产组织能力。这不仅改变了整个工业体系格局,也成为中国制造业可以以比较低廉的成本来充分消化和吸收各种技术,进而推出原创技术,形成独具特色的核心竞争力。也因此在它走出国门的时候,在夹杂着各种“威胁论”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封杀声中,毅然决然地走向世界舞台,去影响着整个世界经济格局。
再次是市场观念的跨越。应当说,中国制造业的发轫者们是从最朴素的市场观念“入市”的,带着并不清晰的民族自立精神。我们有低成本劳动力,有比较便宜的要素资源,我们以要素使用的比较优势,赢得了市场竞争和实现了产品替代、消费替代。价格法则让中国制造业的产品很快超越了他们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对手,既稳定了国内需求,也快速地向国际市场源源不断地予以供给。
我们还要跨越什么?
然而,正如系列片理性分析的那样,中国制造在成长中的优势和缺陷,来自于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以及全球市场不同的分工,“中国价格”的竞争优势,在帮助中国企业完成从无到有的原始积累之后,迫切地需要注入新的内容,去补足在价格竞争力中存在的缺陷。
表面看到的缺陷是,中国制造业在成长中面临着发展中的“落后”问题,即经济活动长期被置于世界产业链的中低端,而且污染集聚、资源过度消耗,在国际市场上受制于人并低价竞争。而且,这种制造业快速成长模式又无一例外地陷入了高依存度的“出口依赖陷阱”。在一场意外的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市场的严格约束便将这一缺陷更明显地暴露出来。
现象背后的实质,是我们长期对价值的忽视。这成为今后中国制造能否实现真正跨越、平滑国际化路径的关键所在。
在整个系列片中,我们随处可以看到中国制造业的担当者们所反复陈述的一个观念,那就是价值。无论是产业集群式的小商品制造,还是逐步迈向具有充足技术含量的汽车、家电乃至高端设备制造业,在今天经济全球化的平台上,需要超越传统观念的束缚,其实也是一种理性的回归:我们需要解决为什么而制造,为谁而制造的问题。
从经济学鼻祖古典经济学家们直至《资本论》原创者马克思,最重视的就是价值发现和价值创造,亘古不变的道理是,——价值必须在交换中实现。
显然在全球化、技术信息化的开放时代,更多的生产是放在一个越来越扁平化的世界平台上,在市场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我们不仅仅要的是一个企业的利润、一个行业的崛起,而是需要将其代表的国家和民族利益融入整个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中。
对中国制造业中的每个企业来说,追求的是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而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必须以尊重客户价值、实现消费者价值的最大化为前提。客观上,今天的中国制造业面临两大扼颈之痛:一是我们缺乏响当当的国际品牌;一是我们缺乏更多的原创技术和核心制造能力。尽管我们已有一批像海尔、TCL、联想等品牌的塑造,在缝隙中硬是在世界市场上挤占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尽管我们的企业家已有足够的眼光认识到必须以自主创新来维系市场的开拓。但最终获得世界品牌认同和实现无歧视技术交换的途径,却是促进人本文化的交融。要在不同文化间对接吗?要完成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最惊险的一跳吗?那就是尊重价值,发现价值到创造价值。
在品牌经济和跨国经济模式越来越超越一个单个国度和民族利益的时候,引领整个人类前行,并牵引一个产业崛起、巩固和壮大的,正是基于产品生产、产品交换和产品消费背后的以尊重价值为中心的内在逻辑。
系列片中有一句话说的十分到位,就是:尽管今天的中国市场已经是全球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国有实力的企业来说,如何在持续获得中国市场认同的同时,也能获得全球消费者的拥抱和信任,这不仅关系到企业长久的竞争力,也是国家形象和影响力的表达。
未来中国制造业所要跨越的,不只是品牌、不只是创造,而是价值发现。
(作者胡敏: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经济学博士)
“中国制造”:我们实现怎样的一种跨越。【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