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09年最新资讯 新能源汽车缘何陷入价格高企的恶性循环?

本报讯: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方向的选择上,有一位国内政府官员的话很有代表性:国家不会明确地支持哪条路径,看哪条走得快就支持哪条。这和中国自“八五”计划以来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制定思路是非常一致的。

    在国外,鼓励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汽车的具体政策是成套的、是比较完备的,包括:激励性的财税政策、强制性的技术法规、综合性的交通管理措施、基础研究和运行实验的扶持和资助。而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明显是滞后的,一些部门之间工作的协调和衔接不够顺畅,导致了政策缺乏连续性。

    对比日本就不难看到这个差距有多大。日本政府向来精于产业政策的制订,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主导研发混合动力汽车,那时候甚至因此曾遭到欧美国家的嘲笑。可不到20年的时间,我们就看到嘲笑别人的欧美车企都开始匆忙调整战略,纷纷涉足混合动力汽车领域,很明显他们已经落后了。日本政府很愿意投入人力物力,搞产、学、研联合开发一些共性技术,并要求这些技术由国内企业共享。正因为如此,日本才能在技术上不断地站在最前沿,日本的汽车产业才能不断发展。日本现在的口号是“保持混合动力的技术领先地位,积极发展氢燃料电池技术”。

    而中国政府部门现在做的又是什么呢?前不久,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王保安在公开场合曾披露,到2012年,财政部还将向新能源车的推广使用投入200亿元,重点在于充电电站的建设和电网改造,普通消费者购买时的财政补贴和税费减免,以及相关企业的税费减免。针对这200亿元的资金,工信部的想法是:此时如果能积极介入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运用领域并争取到这笔资金的分配权,无疑可以改变手里一直无钱的状态,200亿对工信部来说无疑是增强话语权的好机会。科技部的想法却是: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不能放弃新能源汽车的主导权,也就是不放弃对新能源车研发资金的分配权。

    这就是差距,如果政府部门都没有全局观,那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依然会走到传统汽车的老路上。

    在技术上,从1998年清华大学开发了中国首辆高尔夫用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至今已经十年了。在这十年中,从新能源乘用车样车到新能源轿车样车,再到小批量新能源客车生产,最后实现初步产业化。这是产品开发的一个完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国内企业在技术上应该有了一定的积累,这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超越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与国外技术相比,依然还是存在差距的。

    我们知道,日本最早的混合动力汽车普锐斯是在1997年上市销售的,美国的混合动力汽车最早是在2004年上市了,而戴姆勒的混合动力汽车是在2006年上市的。而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混合动力乘用车尚在公告阶段。

    2008年,科技部在关于新能源汽车的一份报告中就曾指出:尽管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多数课题在一些项目上有所突破,有些甚至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但是从整体上来说,跟美日欧相关先进技术相比,中国在整车、零部件和标准制定上都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

    现在中国车企热衷纯电动汽车的开发与生产,其实是想绕开传统汽车关键技术落后的问题。可毕竟目前能形成商业化运作的混合动力汽车依然没有脱离传统汽车,因此,中国在传统汽车关键部件技术上的落后直接影响了新能源汽车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和寿命等综合性能。所以,绕道走的想法是不行的。

   在消费环境上,中国与欧美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我们注意到这样一组数据,混合动力汽车在美国市场的销量从2000年的0.78万辆增加到2008年的31.4万辆,年均增速达到60%以上。而中国2008年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只有0.26万辆,是美国2000年混合动力汽车销量的三分之一。上述数据显示,中国的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还远不如欧美日消费者,一些基础设施条件也尚未具备,曾经参与新能源汽车研发过程的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就曾表示:“配套设施建设如果不能达到同步,市场的发展很难说已经培育成形。技术的突破并不代表商业化实施的可能性。”

    在全球性节能减排的一致呼声下,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是势在必行了。客观的认清现实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汽车工业发展的教训是值得好好总结和反思的,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机遇面前,任何试图走捷径的侥幸心理都是不利于产业发展的。

新能源汽车缘何陷入价格高企的恶性循环?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央视市场研究联合快手发布《2025快手品牌营销价值报告》 多维度寻品牌营销势能

央视市场研究联合快手发布《2025快手品牌营销价值报告》 多维度寻品牌营销势能

AI时代,营销传播正从“广而告之”向“智而信之”转变,而这一转变过程,品牌建设为必经之路。国家政策层面,《中国品牌发展战略纲要》(2021)中便计划到2035年建成一批全球领先品牌;在“十四五”规划纲要(2021-2025),也明确提出“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将品牌建设纳入现代化经济体系重点任务。当下,我国本土品牌建

2025年03月24日
2024年中国研发经费超3.6万亿元 较2018年R&D经费增长84%

2024年中国研发经费超3.6万亿元 较2018年R&D经费增长84%

3月14日,大连理工大学发布《中国研发经费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达1.97万亿元,2024年超3.6万亿元,6年时间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增长84%。

2025年03月17日
2025年2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全面上涨 行业运行稳步向好

2025年2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全面上涨 行业运行稳步向好

3月12日,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8,较1月上升0.8点。其中,分项指数、分行业指数和分区域指数全面上涨。

2025年03月13日
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7.8%

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7.8%

2月24日,自然资源部举行2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在会上发布《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呈现强劲发展势头,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105438亿元,比上年增长5.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8%。

2025年02月26日
2023年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个大类行业中有26个行业保持同比增长

2023年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个大类行业中有26个行业保持同比增长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3.9%(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从环比看,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12%。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

2023年04月21日
2023年1-3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7282亿元 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7%

2023年1-3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7282亿元 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7%

1—3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7282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58532亿元,同比增长0.6%。从环比看,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降0.25%。

2023年04月19日
2023年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进口煤炭4117万吨 同比增长150.7%

2023年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进口煤炭4117万吨 同比增长150.7%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能源产品生产均保持同比增长。与1—2月份比,原煤、天然气生产有所放缓,原油、电力生产加快。

2023年04月18日
2023年4月上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同比下降超一半

2023年4月上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同比下降超一半

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3年4月上旬与3月下旬相比,20种产品价格上涨,28种下降,2种持平。

2023年04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