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当中国汽车企业为海外出口增长寻求新思路、新市场和新订单的时候,零部件企业应对出口销量下滑的措施也逐渐开始显效。虽然还没有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但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在经历过也许是最寒冷的“冬天”后,冰雪逐渐消融,“春天”并不遥远。
统计数字背后的积极信号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今年上半年,发动机产品累计出口110.70万台,同比下降60.98%;出口金额2.69亿美元,同比下降61.63%。
前6个月,发动机零部件产品累计出口金额10.30亿美元,同比下降24.73%;车身附件产品累计出口金额12.81亿美元,同比下降38.20%;传动系统零部件产品累计出口金额5.28亿美元,同比降幅为24.84%;电子电器零部件产品累计出口金额18.41亿美元,同比下降40.15%;行驶系统零部件产品累计出口金额52.61亿美元,实现同比增幅5.03%;制动系统零部件产品累计出口金额9.42亿美元,同比下降16.23%;转向系统零部件产品累计出口金额1.85亿美元,同比下降3.58%。
不可否认,金融危机对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的影响还在持续。不过,统计数字本身也显露出积极信号。比如,行驶系统零部件出口出现了同比增幅,以转向系统为代表的零部件出口降幅也在收窄。
统计显示,自2月以来,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环比明显增长。以发动机零部件产品为例,2月出口金额为1.07亿美元,同比下降47.17%;3月达1.41亿美元,降幅减至38.86%;4月为1.85亿美元,降幅滑落至25.97%;5月为1.86亿美元,同比下降24.1%;6月为1.9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7.63%。去年12月,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额仅为10亿美元,在遭遇出口销量波谷后,零部件出口已显现爬升趋势。
另据有关方面统计,国外客商采购汽车零部件的数量也呈现不断上涨趋势。今年第一季度,通过盖世汽车网进行售后市场零部件采购的国外买家相比去年增长30.5%。据介绍,不少海外采购方以单笔小金额、提高采购频率的方法进行采购。
美欧车市复苏或助推零部件出口
美国作为金融危机的始发地和重灾区,对我国汽车零部件的需求出现一些变动。据统计,去年1~11月,我国出口美国汽车商品金额88.04亿美元,占我国全部汽车商品出口额的26.88%。去年前11个月,零部件出口美国金额同比增长只有7.63%,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3.83个百分点。
美国汽车市场的萧条直接影响了我国汽车零部件的出口。不过,严峻的形势有望因美国政府的“旧车换现金”政策而得到缓和。
根据该政策,如果美国消费者将旧车出售给汽车销售商,同时购买燃油经济性更高的新车,政府将补贴3500~4500美元。“旧车换现金”计划投入资金总额为10亿美元,将一直实施至今年11月1日。最近,有消息称,美国拟向该计划追加拨款20亿美元并延长实施时间。受该计划刺激,美国7月汽车销量达到99.78万辆,创下今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欧洲多国政府此前也提出类似的鼓励新车消费政策。从欧洲各大汽车公司今年二季度财报看,该政策对新车消费拉动作用较为明显。据报道,法国家用轿车销量连续3个月上涨;德国7月新车销量同比增长近30%。
很多欧美零部件企业在金融危机下倒闭或破产。在美国市场,原本占据主导地位的墨西哥、加拿大以及美国本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也直面美国“三大”削减采购量的冲击,几乎陷入行业性破产困局。分析认为,随着竞争对手的减少,国内零部件企业有望进一步扩大在北美市场的份额,未来出口复苏速度可能将超出市场预期。
零部件出口前景值得期待
记者从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国际贸易部杨经理处了解到,该公司去年出口同比下滑了10%左右,但近几个月环比已实现增长。下半年,浙江亚太将积极探索和开拓新的海外出口市场。
在汽车玻璃方面,以配套后市场出口为主的信义玻璃海外业务几乎未受金融危机影响。目前,该公司出口销量和金额稳步快速增长。福耀玻璃有关人士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美国车市回暖对该公司会有积极影响,但可能比较间接。据该人士透露,公司二季度出口比较乐观,绝对数量同比可能会有接近两成的增长。
中信戴卡轮毂制造股份有限公司销售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1月该公司出口销量趋于稳定,2月出现缓慢增长,二季度以后的销量走势更为乐观。他预测,今年中信戴卡出口很可能实现同比增长。
行业内还存在一种更为乐观的估计。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中国零部件企业有望在本次全球零部件行业洗牌中脱颖而出,市场份额可能出现显著增长。这种观点认为,一旦海外汽车市场回暖,这些企业将受益明显,个别零部件供应商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有望迅速提升。
汽车零部件出口有望复苏。【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