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尽管今年以来国内车市异常火爆,但是我国车企的出口业务却不容乐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累计出口汽车16.06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58.22%,出口创汇金额23.57亿美元,同比下降52.84%。与整车出口不同,我国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出口则呈现快速复苏迹象,其中行驶系统零部件今年上半年的出口额同比增长5.03%。
我们看到,这次蔓延全球的经济危机对出口到国际售后市场的零部件企业影响相对较小,有的企业仍然保持了30%-40%的增长。国内外的零部件售后市场不会出现大的波动。此外,目前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回落有利于企业优化成本,削减汇率的影响。这对中小零部件企业改进内部管理、进一步扩大市场,是个难得的机会。
1、从2008年开始实施的国Ⅲ汽车排放标准,尤其是今年7月轻卡国Ⅲ标准的实施对行业产生巨大影响,我国本土零部件企业的技术瓶颈问题集中呈现。节能减排是国策,是坚定不移的方向。今后,节能减排的相关法规会越来越严格。目前,国家正在逐步引入欧Ⅳ、欧Ⅴ标准。这一方面是对节能减排的要求,另一方面更是对本土零部件技术的更高要求。笔者认为,能够让中国的汽车制造商达到严格的欧Ⅳ、欧Ⅴ排放标准的各项技术,将成为拥有专有技术的全球零部件供应商的潜在增长点。因此,我国本土零部件企业要加大科研投入,尽快掌握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打破关键技术被外国跨国公司垄断的局面,保护产业安全。
2、随着中国市场地位的日益重要,跨国公司加快了在中国的战略布局,随着中国汽车市场潜力的释放,世界汽车工业的重心正向中国转移。加入WTO以来,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全面、深入地介入中国汽车市场。到2008年,大多数跨国零部件巨头都在我国设厂,进行本地化生产。跨国零部件公司充分利用中国高素质、低成本的技术人才,在华扩大或新建独资的技术中心和零部件道路试验场,以便开发更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中国因此成了炙手可热的全球采购目的地,不少公司在设立中国采购的目标时雄心勃勃,如果将他们的总目标采购量加起来,从2003年到2008年高达2000亿美元以上,在中国设立的各类采购中心也达到约400到500家。另外,为了控制核心技术、减少中外方之间的摩擦,外商要求控股或独资的倾向日益严重。本土零部件企业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小。
3、零部件出口技术附加值低﹑资源消耗大﹑缺乏品牌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近几年,零部件出口每年都保持约25%的增长幅度,零部件出口额占到全部汽车产品出口的一半以上,其中外资企业占了1/3以上。但根据近年出口情况看,出口的零部件产品中,较多的有铝车轮、水箱、玻璃、电线束等,技术附加值低,属于资源消耗型产品;此外,还有不少零部件靠贴别人的牌子出口。
4、国外实施技术﹑环保法规使国际贸易环境恶化。从2008年6月其,欧盟实施了REACH法规,对进口到欧盟的产品进行化学品物质的注册备案,手续复杂,费用昂贵。这直接对我国本土企业的汽车和零部件出口带来不利影响。
5、知识产权纠纷极反倾销案件增多。这两年,我国零部件企业在出国参加零部件展览会期间,遭受外国公司知识产权法律诉讼事件增多。据了解,今年在德国法兰克福汽车零部件展期间,我国有两家零部件企业被起诉。这说明,外国公司对我国企业在汽车零部件产品侵权的问题上开始采取比较强硬的态度。因此,我国企业应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了解,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总的来说,在全球经济低迷,汽车销售疲软的情况下,中国的整车及零部件仍保持了良好的发展。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表象下更本质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我国的零部件产业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关键技术缺失、出口产品结构偏向于低附加值、企业品牌意识、管理水平、研发能力不够等等。对于零部件产业存在的不足,我们应该理性对待,对行业发展保持客观的认识。我们广大的零部件企业应该做好内控管理,务实研发,优化产品结构,提高技术水平,为下一轮经济增长作好准备。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面临机遇与挑战。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