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5日,从昆山工研院智能机器人研究所传来喜讯:该所参加申请的863计划重点项目“机器人模块化功能部件产业化”、“多功能助行康复机器人”已通过科技部评审。在筹建至今的半年多时间里,该所立足自主创新,已申报专利10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申报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并入围。手术辅助机器人、输电线巡检机器人、清洁机器人、机器人共性技术模块等研发工作全面展开。
专家预测,本世纪前20年,机器人将在家庭服务、医疗、救灾排险、娱乐、侦测勘察等领域得到巨大发展。当前,机器人研发相关产业如电子信息、传感器、精密机械、光机电一体化等在昆山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产业转型升级、自主创新工作,这些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外部环境。昆山工研院成立后,以打造机器人特色产业基地创新平台、培育昆山经济新增长点为目标,引进博士团队组建智能机器人工程研究所。
研究所所长张建伟告诉记者,自去年11月成立以来,研究所研发团队已达22人,研发人员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其中博士3人。主要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在服务机器人、医用机器人领域研制系列化智能机器人产品,加强机器人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及关键模块研制,形成世界级知识产权,为昆山智能机器人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目前,该所与北航、哈工程、北大医院、上海大学等合作项目启动,教育娱乐机器人、医用机器人、特种作业机器人以及机器人共性技术模块研发四个研发组工作协调推进,部分智能机器人已经制造出样品模型,不仅外观惊艳,而且技术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记者在智能机器人研究所看到,该所研发的清洁机器人产品已经成型,可以顶替“蜘蛛人”,运用于候机楼、体育场馆、写字楼、宾馆等大型公共建筑幕墙地面自动化清洁。输电线路巡检机器人也已制作出样品,将应用于超高压输电线路、电气化铁路输电线路巡检以及输电线路除冰除雪。值得一提的是,该所研发的胸腹外科手术辅助机器人可以应用于小切口胸腹外科手术,利用数字成像技术为医生提供患者胸腔的三维影像,确定病灶的位置。项目研发人之一的唐粲博士告诉记者,手术辅助机器人可取代医生助手撑开手术切口,其人机协作设计、安全保障设计等特性大幅提高了手术效率。目前,研究所与北大医院胸外科主任李简教授合作,完成了两代原型样机的开发,并由手术医生亲自操作完成了离体试验,已基本满足手术需求。
智能机器人“昆山创造” 将得到大发展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