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统计局PMI与外资行数据冰火两重天

 中国投资咨询网讯 4月2日晚,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联合调查数据显示,中国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数据达到52.4。而此前,知名外资投行里昂证券发布报告称,中国3月份的PMI数据为44.8。两天时间,出炉两个PMI数据,冰火两重天,“山寨数据”令市场虚惊一场。

  事实上,里昂证券公布的PMI统计数据一向与国家统计部门的数据“相左”。该公司发布的2月份中国制造业PMI指数为45.1,1月份该数据为42.2,去年12月份则为41.2。与之对应,中国物流与采购业协会公布的PMI数据今年2月份为49.0、一月份为45.3,而去年12月份为41.2。除去年12月份的数据相同外,其他月份的两个版本统计数据均出现了明显偏差。

此次原定周末公布的3月PMI数据提前发出,让前一天还担忧中国经济是否复苏艰难的市场人士松了一口气——由于PMI数据对宏观经济的先导作用,以及50这个活跃线能否穿越意味着PMI本身的复苏程度,“国家统计局版”和“里昂证券版”两个PMI数据版本将近7个百分点的差异,对市场影响巨大。

 

  有常年跟踪外资投行报告的分析人士表示,外资投行本身的“利益诉求”极重,此前多家投行近期都曾对亚洲的国家和地区大肆唱空,在其舆论影响的背后,究竟谋求何种利益值得关注。

  昨天,上海证券分析师许谨透露,对里昂证券的数据与国家统计局数据出现的大幅偏差也表示了不解。

  许谨告诉记者,上海证券本身也购买了里昂证券的PMI数据库,但是对方并没有透露其采集样本的详细内容,因此无法判断究竟在何处有所差异。对于上述二者数据的偏差,上海证券也已经向里昂证券咨询原因所在。

  “昨晚我们发布报告时还没有看到统计局的数据,今天早上才看到。”许谨表示,上海证券对3月份PMI数据的统计也是在50以上。许谨在4月3日发布的报告中表示,从指标上看,制造业已摆脱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持续萎缩,与上个月相比,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采购量指数、现有订货和出口订单等关键性指标指数继续攀升。去年底去库存化高峰过去之后,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正在逐步恢复畅通,下游需求已经有所提振。

  4月3日,里昂证券香港方面负责人表示制定相关报告的负责人在开会,无法接受记者采访,对于报告内容的组成也无法进一步解释。

  里昂证券颇似“愚人节玩笑”的悲观数据的确对市场产生了较大影响——不少分析机构和学者都表示不很看好3月份的PMI指数,进而对经济刺激政策的效果表示了怀疑,有不少学者表示,3月份PMI数据很有可能出现较大的下跌。

  而国家统计局当晚的迅速“回应”不仅对里昂证券的报告有所反馈,对市场的怀疑声音也进行了“解答”。

  兴业银行经济学家鲁政委对于里昂证券和国家统计局PMI数据出现分歧表示了理性的态度。

  “从数据分歧角度观察,里昂的数据应该包含了更多中小企业,而官方数据则应该包含更多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鲁政委表示,国家统计数字跨越了50这个分界线,如果从采购样本不同的角度看,国家统计数据的良好证明国有和国有控股公司率先受益于扩张型的财政政策,比如钢铁、水泥等行业,而里昂证券的数据则意味着中小企业尚未有较大程度的复苏。

  鲁政委认为,国家统计局数据无疑在总体数值和统计样本上更加全面,但是其中国有企业的比重很高,“国字头”企业已经出现了回暖,不过,由于一季度市场处于历史低点,从GDP角度观察,2008年12月份6.8%的增长也应该是近期历史低点。想要继续观察PMI数据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如何,还要再看二季度的数据。

  此前,里昂证券相关人士曾公开表示,其在中国的数据样本采集主要是面向中国400多家制造业厂商的采购主管,其有效问卷回收平均在300~350家左右。而国家统计局的PMI调查企业自2005年未发生变化,且有效问卷回收率是100%。

  “国家统计局版”和“里昂证券版”PMI指数哪个更权威?对此,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坦言,“显然,谁也不会比中国自己对于数据的掌握、经济形势的判断更权威。里昂证券只是一个很小的公司,并非法定机构,公信力和影响力不足,我们凭什么要看它的数据呢?”

  左小蕾表示,从今年1月份就可以观察到中国的PMI指数出现上涨。作为经济领先指标,PMI往往对宏观经济未来3~6个月的发展有影响,不过,虽然3月份的PMI数据出现了超过50这个活跃线的上升,也不要过于乐观,而是要继续观察构成PMI数据中那些稳定指标是否能够继续稳定,政府投资注入的项目复苏是否能够持续。

  众所周知,PMI是国际通行的制造业景气指数,由新订单、产出、库存、就业、供应商供货时间等指数综合加权而成。50是该数据活跃度的分界线,如果在50以上意味着经济总体出现扩张、更有活力,低于50则意味着经济出现衰退。在今年3月份PMI数据出台之前,中国市场该数据已经连续8个月低于50。

  “统计数据出现偏差过大则不正常”,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市场人士表示,将近7个百分点的数据差异,令统计样本的有效性本身被怀疑。另外,里昂证券对于中国经济的复苏一贯不够乐观,在4万亿经济刺激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推出后,中国政府对于保“8”表示了积极态度,而里昂证券认为2009年中国的GDP只有5.5%才合理。

  另外,不看好亚洲市场似乎是里昂证券的一贯态度,被称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该公司,今年对多家中国公司评级锐减——由于出口锐减,预计中国台湾今年的经济增长为负的11%,中国香港今年的增长为负的5%、韩国今年的经济增长为负的7%,新加坡全年的经济增长为负的10%。事实上,上述多个地方的经济皆出现了较其他地方更大的反弹。

  或者,同样由里昂证券经济研究部主管斐思伟(EricFishwick)发布的中国报告,市场也该好好掂量一番。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央视市场研究联合快手发布《2025快手品牌营销价值报告》 多维度寻品牌营销势能

央视市场研究联合快手发布《2025快手品牌营销价值报告》 多维度寻品牌营销势能

AI时代,营销传播正从“广而告之”向“智而信之”转变,而这一转变过程,品牌建设为必经之路。国家政策层面,《中国品牌发展战略纲要》(2021)中便计划到2035年建成一批全球领先品牌;在“十四五”规划纲要(2021-2025),也明确提出“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将品牌建设纳入现代化经济体系重点任务。当下,我国本土品牌建

2025年03月24日
2024年中国研发经费超3.6万亿元 较2018年R&D经费增长84%

2024年中国研发经费超3.6万亿元 较2018年R&D经费增长84%

3月14日,大连理工大学发布《中国研发经费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达1.97万亿元,2024年超3.6万亿元,6年时间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增长84%。

2025年03月17日
2025年2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全面上涨 行业运行稳步向好

2025年2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全面上涨 行业运行稳步向好

3月12日,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8,较1月上升0.8点。其中,分项指数、分行业指数和分区域指数全面上涨。

2025年03月13日
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7.8%

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7.8%

2月24日,自然资源部举行2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在会上发布《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呈现强劲发展势头,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105438亿元,比上年增长5.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8%。

2025年02月26日
2023年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个大类行业中有26个行业保持同比增长

2023年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个大类行业中有26个行业保持同比增长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3.9%(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从环比看,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12%。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

2023年04月21日
2023年1-3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7282亿元 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7%

2023年1-3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7282亿元 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7%

1—3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7282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58532亿元,同比增长0.6%。从环比看,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降0.25%。

2023年04月19日
2023年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进口煤炭4117万吨 同比增长150.7%

2023年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进口煤炭4117万吨 同比增长150.7%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能源产品生产均保持同比增长。与1—2月份比,原煤、天然气生产有所放缓,原油、电力生产加快。

2023年04月18日
2023年4月上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同比下降超一半

2023年4月上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同比下降超一半

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3年4月上旬与3月下旬相比,20种产品价格上涨,28种下降,2种持平。

2023年04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