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全国冬小麦43%“喊渴”

 
 
 
 
 旱!旱!旱!去冬以来,我国北方冬麦区雨雪严重偏少,旱情持续发展,发生了历史罕见的严重干旱。有些地方的降水量甚至创下了历史同期的最小值。此外,由 于上述地区大多是我国小麦的重要产区,持续旱情已经严重威胁到了粮食生产。截至2月4日,全国作物受旱面积1.46亿亩,有398万人、195万头大牲畜 因旱发生饮水困难。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4日启动II级抗旱应急响应,并再次向旱区各省发出紧急通知,要求旱区各地充分认识当前抗旱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把抗旱保苗作为 当前工作的重要任务。旱情十万火急,但天公却仍不作美。据中央气象台分析:未来10天里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仍无有效降雨,旱情依然严峻。目前各地农业、水 利等部门均已启动了抗旱应急响应,千方百计抗击旱情。

  豫皖发布最高预警

  前天下午,河南省气象局副局长赵国强在该省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作为受灾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河南省已连续100多天无有效降雨,遭受了自1951年以来最严重的特大旱情。

  不仅是河南!河北省自去年11月以来平均降水量仅1.7毫米,整个1月全省平均降水量更是只有0.1毫米,比常年减少了97%。山西省平均降水量为 11.8毫米,较常年值偏少7成,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少雨年。安徽省淮北地区自去年10月以来累计降水量为80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近8成,为 1961年以来三个最严重干旱年份之一。北京、陕西、山东等省市的旱情也较为严重。安徽省宿州市支河乡乡长张明在电话里告诉记者,全乡10万亩农田,大部 分种的是小麦,“到农田里看看都觉得揪心,叶子全耷拉着,不少已经枯黄,拿在手里一捻就成了粉末。”张明说,全乡有2万亩小麦因干旱而枯黄。

  1月29日和2月1日,河南省和安徽省分别发布了干旱红色预警。所谓干旱红色预警,是指预计未来一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达到特旱(气象干旱为50年以上 一遇),或者某一县(区)有60%以上的农作物受旱。在中国气象局2004年8月公布《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试行办法》以来,这还是第一次发布这一级 别最高的干旱预警。

  据农业部最新统计,截至2月3日,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七个主产区小麦受旱1.43亿亩,比去年同期增加1.34亿亩。其中, 严重受旱5692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5610万亩。据权威部门统计,当前北方地区受旱的小麦种植面积已经接近全国冬小麦种植面积的43%。目前7省已累 计浇麦5658.7万亩,占受旱面积的39.6%,其中严重受旱麦田已灌溉44.3%。

  抗旱大战打响

  抗旱战役刻不容缓!2月2日,农业部启动了抗旱一级应急响应,并先后派出4批16个工作督导组,分赴各省推动抗旱措施落实。

  受灾最严重的河南省,目前已投入抗旱资金近5亿元,日最高投入抗旱人数142万人,投入机动抗旱设备46万台套,机动运水车辆1. 2万辆次。只要有 水灌溉,庄稼就有救。河南省为此新建水利设施,预计新打机井2.6万眼,新修防渗渠道2936公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33万亩。这些新建设的水利工程将 在抗旱浇麦中及时发挥重要作用。当地农民也“各显神通”。南阳、武陟等地的村民在春节后就开始忙着安装一种名为“懒汉管”的新式细水滴灌水管,取代过去的 大水漫灌模式以节约水资源。此外,河南省电力厅组织了1000支抗旱保电突击队投入各地灌溉现场,全力以赴保证灌溉用电。

  面对旱情,陕西省每天投入抗旱人数117万人,开动水利设施6万多处,投入机动抗旱设备1.8万台。安徽省紧急安排了1000万元专项抗旱经费和1500万元支持旱区购买抗旱机械,对每亩补贴30元用于农民追肥。一场抗旱大战正在多个省区同时展开。

  降雨迟迟不来,不少地方已经做好了人工增雨作业准备。记者从河南省气象局了解到,全省已配备了300门高炮和347枚火箭,如果出现适合增雨的天气, 只需3到4个小时,飞机就能对全省进行一遍人工降雨。安徽也不例外,该省气象局副局长刘月成表示,高炮、火箭等已经准备到位,飞机也正申请“准飞”,一旦 遇到合适的天气过程,将立即开展立体作业,空中地面一齐“催雨”。而据气象监测,2月7日起淮北地区可能出现合适人工降雨的天气。

  除了眼前的旱灾,后续衍生灾害也不能忽视。为防止可能出现的小麦病虫害,河南省的1250个病虫测报点这几天将全部进入工作状态,对全省7000多万 亩麦田开展病虫监测,重点防控小麦条锈病、纹枯病等早春常发易发病虫害。安徽省农委还组织专家在电台和网站举行技术讲座,将讲座内容刻录了2000份光盘 发放到旱区各地,用手机向全省近140万农村手机用户发放科学抗旱技术要点短信。

  旱情起于冷暖气流无缘对峙

  据气象学家分析,此次旱情呈现四大特点:一是持续时间长,秋冬连旱。许多地区已经连续几个月没有有效降水,甚至可能在秋冬连旱后继续出现冬春连旱。二 是受旱面积大,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甘肃、陕西等省都受到波及。三是受旱程度重,为半世纪来最严重干旱。四是旱冻叠加,在旱情持续发展的同时, 冷空气活动频繁,出现了多次大范围降温过程。

  南京大学气象学教授余志豪分析说:“从农业生产角度来看,冬季适量降雪对作物生长最为有利。积雪覆盖在土壤上实现保暖功能,还能起到冻死害虫的作用。 这就是民间所说的‘瑞雪兆丰年’。而去年入冬以来不少地区100多天无有效降(雪)。”江苏大丰市农业局副局长陈彪也向记者介绍,从农耕周期来说,冬小麦 一般在每年9月、10月播种,次年5月、6月间收割。而春小麦在2月、3月间播种,8月、9月间收割。“从这个时间跨度来说,如果旱情继续持续形成冬春连 旱,对即将到来的春小麦播种也将造成影响。对此要有及早准备。”

  余志豪教授说,从气象学角度看,这次旱灾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南下的冷空气和北上的暖湿气流始终无法“匹配”所造成的。“当冷空气与暖湿气流形成对峙时, 就会导致降雨或降雪。二者对峙时间过长,便可能造成雨雪灾害。但这次冷空气南下后却始终找不到暖湿气流这个‘对手’,孤掌难鸣因而无法造成降雨或降雪。此 外,近年来我国冬季气温始终偏高,也是导致干旱加剧的另一原因。这也与世界气候环境的整体变化有关。”河南省气象台提供的资料也佐证了这一说法:2008 年11月到2009年1月间,河南上空盛行西北气流,空气干冷多风,而西南暖湿气流几乎不存在。与此同时,同一时段河南全省平均温度3.2℃,较常年同期 偏高1℃左右。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3年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个大类行业中有26个行业保持同比增长

2023年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个大类行业中有26个行业保持同比增长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3.9%(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从环比看,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12%。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

2023年04月21日
2023年1-3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7282亿元 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7%

2023年1-3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7282亿元 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7%

1—3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7282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58532亿元,同比增长0.6%。从环比看,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降0.25%。

2023年04月19日
2023年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进口煤炭4117万吨 同比增长150.7%

2023年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进口煤炭4117万吨 同比增长150.7%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能源产品生产均保持同比增长。与1—2月份比,原煤、天然气生产有所放缓,原油、电力生产加快。

2023年04月18日
2023年4月上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同比下降超一半

2023年4月上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同比下降超一半

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3年4月上旬与3月下旬相比,20种产品价格上涨,28种下降,2种持平。

2023年04月14日
2023年3月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化工原料类价格下降7.1%

2023年3月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化工原料类价格下降7.1%

2023年3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5%,环比持平;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8%,环比持平。一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1.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0.8%。

2023年04月12日
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稳增不减 第一产业用电量增速最快

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稳增不减 第一产业用电量增速最快

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863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1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4%;第二产业用电量570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第三产业用电量148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33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8%。

2023年02月15日
2022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37.91万亿元 增长5.9%

2022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37.91万亿元 增长5.9%

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4038.5亿元,比上年下降4.0%

2023年02月14日
沪苏浙联合印发17条政策措施 进一步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发展

沪苏浙联合印发17条政策措施 进一步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发展

沪苏浙两省一市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措施》)于日前挂网公布。 据悉,《若干政策措施》共17条,于今年9月起开始施行,覆盖科技创新赋能、存量资产盘活、碳普惠联建试点、国土空间利用、营商环境优化等10个方面。

2022年09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