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电影市场活力大释放 产业立法规范发展

 

          刚刚过去的春节长假,平均每10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位走进影院

           “你看了几部电影”,成了不少中国人春节假期见面时最常见的问候语。看电影不仅成了中国人新年俗,更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算下来,7天长假,平均每10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位走进电影院。

          3月1日,将是《电影产业促进法》实施一周年的日子。这部中国文化领域的第一部法律,自进入立法议程之始,就肩负着推动中国由世界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的重任。法律实施一年后的今天,它让人们切实地感受到,它给中国电影带来的变化是实实在在的,它对中国老百姓精神文化生活的提升、对中国社会就业和经济发展转型的推动可圈可点。

          产业活力极大释放

          票房再创新高,观众对国产影片的认同感和喜爱度越来越高

          2018年春节长假期间,全国电影票房创下历史同期新高,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国总票房达57.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6.9%。2017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达559.1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45%。

          如果说票房只是衡量产业发展的一个数字指标,还不足以说明整个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那么,由中国电影资料馆提供的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数据则可以看出,2018年春节档期满意度得分为83.4分,是迄今为止春节档调查中的最高分。不仅观众对国产影片的认同感和喜爱度越来越高,更重要的是,中国电影的科学综合评价体系已经建立,并且日益丰满,进而为新的电影创作提供指引。

          这一切,离不开《电影产业促进法》为中国电影繁荣发展提供的根本法律依据――将电影产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家制定电影及相关产业政策,使电影产业成为拉动内需、促进就业、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减少审批项目、降低准入门槛、简化审批程序、规范审查标准;国家支持创作、摄制各类优秀国产影片,地方政府对电影创作、摄制提供必要的便利和帮助;在财政、税收、土地金融、用汇等方面对电影产业采取优惠措施,激励资本投入、降低运作成本……电影从业者们一致认为,从《电影产业促进法》实施那一天开始,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将电影产业视为重点,国民经济的各行业、各部门都开始积极配合电影产业发展。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电影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

          2017年,全国共生产故事片798部,中国银幕总数超过北美,成为全球容纳量最大的电影市场,中国电影市场规模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二,与全球第一大市场的差距迅速缩小。

          曾有人担忧,面对强大的好莱坞,中国电影市场规模的扩大会不会是“养大了羊,招来了狼”?针对这个问题,《电影产业促进法》规定,电影院放映国产影片的时长不得低于年放映电影时长总和的2/3,这无疑为国产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时间和空间的保障。


          2017年全国559.11亿元票房中,国产电影票房为301.04亿元,占票房总额的53.84%。全年票房过亿元影片92部,其中国产电影51部。全年共有13部国产影片票房超过5亿元,6部国产影片票房超过10亿元,中国电影多题材、多类型、多样化的创作格局更加巩固。影片《战狼Ⅱ》以56.83亿元票房和1.6亿观影人次创造了多项市场纪录。

          今天,中国已经成为国产电影可以在本土市场占据主要份额的国家,可以说,中国电影已经改变了世界电影的格局。

          市场秩序更加规范
          
          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偷漏瞒报票房等违规行为成为市场监管重点

          2012年,中国以逾170亿元票房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从业者们在欢呼的同时也心有不甘:“如果不是因为偷漏瞒报票房的情况长期存在,中国电影市场的实际规模早就不止如此!”

          中国电影市场大、规模增长快,全球有目共睹,然而,这个每年至少因偷漏瞒报票房缩水10%的市场,票房的真实数据究竟藏了多深,市场的规模究竟有多大,不仅是行业期待破解的困局,也是社会颇为关注的问题。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电影院的票房收入须按比例缴纳国家电影专项管理资金,此外,还须与电影出品方按一定比例进行分账。利益驱动下,一些电影院不顾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抱着侥幸心理铤而走险,有的在上报的票房数字上造假,有的则迫于国家电影数据平台的监管压力,索性卖起了手写票。影院偷漏瞒报票房的行为若不予以禁止,电影出品方利益势必直接受到损害,其导致的后果是电影产业上游的创作和生产积极性受到打击,优质电影面临难产,观众希望看到好电影的需求也越来越难以得到满足。

          “在国家引导下形成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电影市场。”一年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负责人谈起《电影产业促进法》在规范产业发展和市场秩序方面时,这个目标被屡屡提及。

          《电影产业促进法》规定,电影发行企业、电影院不得制造虚假交易、虚报瞒报销售收入,必须如实统计电影票房。对于违法经营、扰乱电影市场秩序的行为,法律作出明确规定:违法所得50万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情节特别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许可证。

          2017年3月21日,《电影产业促进法》正式实施后的第二十一天,全国电影市场专项治理办公室对外通报:根据《电影产业促进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全国326家影院因偷漏瞒报票房被依法严厉处罚。电影主管部门整治影院偷漏瞒报票房并不是第一次,但此次处罚查处瞒报票房影院数量之多、处罚力度之大,皆前所未有,中国文化领域的第一部法律掷地有声。与此同时,在偷漏瞒报票房之外,一度被业内视为潜规则的票房注水、“幽灵场”等违规行为同样成为市场监管的重点对象。

          以《电影产业促进法》为法律依据,过去这一年,电影主管部门与版权管理部门打击盗版的联动机制也已制度化、常态化。以2017年国庆档为例,该档期共有7部影片进入管理部门反盗版重点监控范围,利用“水印”技术,打击盗版的力度进一步加强。

          人才成长愈发健康

          鼓励电影创作者既要具备良好的品德,也要体现不断精进的艺术才能


          人才是任何一个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过去很多年,有人用“贵圈”两个字来形容影视行业,言辞之下带着对这个行业风气浮躁的嘲讽。影视行业是否真的就是浮躁、虚荣的代名词?今天的演员是否真的已经与“德艺双馨”无缘?

          《电影产业促进法》对电影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作出了明确规定:演员、导演等电影从业人员应当坚持德艺双馨,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加强自律,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德艺双馨”四个字首次被写入法律,这意味着,作为公众人物,电影行业从业者的道德脱轨就意味着对法律的触犯。与此同时,法律还对从业人员行为划定了合法开展活动的范围和界限,指导从业人员依法依规开展业务活动,并对违法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如罚款、吊销许可证、一定期限从业禁止等。

          “‘德艺双馨’中的‘德’,就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德艺双馨’中的‘艺’,就是艺术才华的高低,有行业共识,有群众口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负责人说,《电影产业促进法》鼓励电影创作者既要具备良好的品德,也要体现不断精进的艺术才能。知名的电影从业者作为公众人物,更应该严格要求,做好表率。

          2017年11月27日,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主办的第三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在杭州举行,这也是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举行的一场青年电影创作人员专题学习座谈会。一间可容纳百人的会议室里,中国新一代的电影导演、编剧和演员济济一堂:导演韩延、大鹏……编剧张嘉佳、袁媛、张力、田羽生……演员周冬雨、刘昊然、杨颖、鹿晗……他们背后的作品是《战狼Ⅱ》《七月与安生》《建军大业》《滚蛋吧!肿瘤君》……围绕“如何创作‘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的精品力作”“如何强化现实题材电影创作”等中国电影在新时代亟待破解的话题,青年电影人畅所欲言。“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人们感叹,这些中国电影的年轻力量,也代表着中国社会的蓬勃之气。

          《电影产业促进法》实施一周年,一切已经不同,一切刚刚上路。

资料来源:互联网,观研天下ZQ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4年全国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579.54亿元 演出场次48.84万场

2024年全国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579.54亿元 演出场次48.84万场

1月17日,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2024年全国演出市场简报》(简称“简报”),简报指出,2024年全国演出市场供给丰富,需求旺盛,市场整体保持增长态势。演出行业已成为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和拉动文旅消费的重要力量。

2025年01月20日
我国电影票房回升动力不足!行业仍处恢复期 精品化发展迫在眉睫

我国电影票房回升动力不足!行业仍处恢复期 精品化发展迫在眉睫

根据国家电影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我国2024年电影总票房为425.02亿元,同比减少22.7%,但仍位列全球第二;观影总人数为10.1亿人次,同比减少23.1%。从2023年到2024年,我国电影上座率从8.3%降至5.8%,年度日均票房降至1.16亿元。

2025年01月08日
我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迅速崛起  2024年上半年移动互联网广告收入同比增长26.3%

我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迅速崛起 2024年上半年移动互联网广告收入同比增长26.3%

据悉,我国市场监管总局对857户广告业头部企事业单位开展的统计调查结果显示,2024年上半年上述单位实现广告业务收入6485亿元,同比增长4%。

2024年08月17日
2024年我国我国广告业增长强劲 一季度头部事业单位广告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6%

2024年我国我国广告业增长强劲 一季度头部事业单位广告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6%

据介绍,在2023年,互联网广告发布业务在各类媒体发布业务总量中占比近八成,且近年来持续保持较快速度增长。基于此,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履行指导广告业发展职责,大力推动广告业数字化转型,优化产业创新环境。

2024年06月26日
2023年中国版权产业发展稳中向好 全国作品著作权同比增长42.30%

2023年中国版权产业发展稳中向好 全国作品著作权同比增长42.30%

近年来大众版权意识的逐渐提高,广播影视、图书报刊出版、戏剧创作、广告文学、电商平台等各领域的版权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为此我国国家层面密集出台相关政策,助力中国版权产业行业的稳步健康发展。中国国家版权局统计数据显示, 2023年中国全国著作权登记总量达8923901件,同比增长40.46%。

2024年02月29日
网络微短剧成为我国网络剧当前最火热内容领域  抖音、快手正加大扶持力度

网络微短剧成为我国网络剧当前最火热内容领域 抖音、快手正加大扶持力度

随着近些年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各类视频等软件的渗透,我国网络剧行业快速发展,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颁发发行许可数量增长。具体来看,在2023年我国我国网络剧共有196部4895集获得了发行许可,而在网络微短剧方面共有502部11387集获得了发行许可,其中都市题材最多。

2024年02月27日
演唱会行业:地方政策持续利好下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演出票房收入同比增长453.74%

演唱会行业:地方政策持续利好下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演出票房收入同比增长453.74%

在2023年各类演唱会层出不穷,全国多个地区举行了演唱会,而演唱会的举办也为当地城市带来了经济增长,比如从2024年4月16日到8月份,沈阳市就举办16场大型商业演唱会及音乐会,吸引观众就达到34.35万人次。

2024年02月02日
我国网络广告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监管体系日益完善

我国网络广告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监管体系日益完善

伴随着我国互联网用户数量的增加,网络广告行业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2022年其市场规模已突破万亿元。在未来,受益于互联网渗透率的提升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完善,我国网络广告行业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2024年02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