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大头娃娃”事件重现 始作俑者披“特医”外衣假冒奶粉 行业政策法规亟待完善

        近日因湖南郴州永兴县“固体饮料冒充特医奶粉”事件引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关注。此次“特医奶粉”引发大量关注的缘起是,湖南郴州永兴县5位家长发现孩子生长发育迟缓,被医生确诊为“佝偻病”,因营养不良有些孩子形似“大头娃娃”,严重影响发育。据悉,5月13日晚,市场监管总局发文要求湖南省市场监管部门彻查涉事商家,依法从严从重处罚,并提醒,固体饮料是普通食品,其蛋白质和营养含量远低于婴幼儿配方乳粉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目前,我国国产奶粉抽检合格率高达99.5%,位居全球最高,是截止现在所有食品中合格率最高的品类之一。但是,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幼儿群体则无缘这些高标准、严要求的奶粉,只能选择无/低致敏性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同时由于特医产品审批程序严格、时间长,截止目前批准的特医产品仅48项,这就给假冒产品抢占市场空缺的机会。在销售环节,特医食品一方面需要临床和营养指导销售,另一方面又未能进入医院目录,造成较大市场销售问题。

目前国内婴幼儿特医食品已通过注册企业和品牌

类别

企业名称

特配粉品牌

注册证号

有效期至

婴儿营养补充剂

圣元营养食品有限公司

优博启能特殊医学用途婴儿营养补充剂

国食注字TY20190002

2024613

ABBOTT NUTRITION

喜康宝贝添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晶母乳营养补充剂

国食注TY20185013

20231219

杭州贝因美母婴营养品有限公司

昔倍护特殊医学用途婴儿营养朴充剂

国食注字TY2010005

2024729

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

圣元营养食品有限公司

优博安能特殊医学用途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食晶

国食注字TY20180005

2023813

ABBOTT LABORATORIES SA

雅培喜康宝特殊医学用途早产/低出生体重要儿配方粉

食注字TY20185009

2023928

ABBOTT NUTRITION ABBOTT LABORATORIES

喜本宝贝初特珠医学用途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奶

国食注字TY20185003

2023625

ABBOTT NUTRITION ABBOTT LABORATORIES

喜康宝贝育特殊医学用途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奶

国食注字TY20185004

2023625

Milupa Gmbh

组基星特殊医学用途早产/低出生体重要儿配方食品

国食注字TY20185010

2023928

美赞臣荷兰有限责任公司

安婴宝特殊医学用途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粉

国食注字TY2018506

2023813

雀巢荷兰有限公司

早瑞能恩特殊医学用途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食晶

国食注字TY2018506

2023722

杭州贝因美母婴营养品有限公司

贝新尔特殊医学用途早产/低出生体重要儿配方食品

国食注TY20190004

2024618

每日乳业平泽工厂

爱思诺晨而慧特殊医学用途早产/低出生体重要儿配方品

国食注字TY20195008

2024627

Wyeth Nrtitionals leland ltd.

惠氏?帕臻蕩而嘉特殊医学用途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食品

国食注字TY20195011

20241029

Nestle Deutschland AG

早启能恩特殊医学用途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食品|

国食注字TY20195001

2024123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大量企业看到了特医食品行业是一片蓝海,但在研发投入上力度还不够,同时消费者对特医食品的了解也不够,因此固体制剂假冒特医食品的事情频出。近几年虽然国家出台大量的法规政策,但是国内大量特医产品仍尚无具体的行业标准,有部分规范、指南尚在制定或者修订过程中,亟需完善。

我国尚在研究修订中的分规范、指南

名称

负责单位

进展

糖尿病全营养配方食品

北京协和医院

制定

炎性肠病全营养配方食品

四川省营养学会、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制定

肿瘤全营养配方食品

航空总医院

制定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临床应用规范

协和医院、航空总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制定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5-2010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修订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较大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7-2010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修订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幼儿配方食品》(GB 10767-2010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修订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GB 25596-2010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修订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GB 29922—201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协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等

修订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特医食品行业市场秩序逐渐规范、监管政策不断完善以及人们对营养知识和营养状况日益关注,特医食品产业有望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2015-2019年我国特医食品行业市场规模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综上所述,从长期发展来看,我国特医食品行业要想取得健康发展,就得需要有关部门必须积极推动制定“我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标准”,并相应的制定各具体细分疾病与用途的行业开发研究标准或者指南,完整的市场规制必须有法律依据。(WYD)

        以上数据参考资料《2020年中国特医食品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分析与发展规划趋势

        各类行业分析报告查找请登录chinabaogao.com &gyii.cn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对等回应!财政部出手—4500 万以上医疗器械采购对欧盟企业设限

对等回应!财政部出手—4500 万以上医疗器械采购对欧盟企业设限

7月6日,中国财政部发布通知,宣布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部分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限制措施。此举旨在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审批程序作出调整。

2025年07月08日
国家医保局、卫健委联合发文力推创新药全球化发展

国家医保局、卫健委联合发文力推创新药全球化发展

7月1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明确提出促进创新药全球市场发展,通过搭建国际交易平台、拓展海外合作、优化价格机制等举措,助力中国创新药走向世界。

2025年07月03日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推进生物制造中试平台建设 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推进生物制造中试平台建设 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

6月12日,据“工信微报”微信公众号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联合印发通知,启动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培育工作,旨在加速创新成果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转化进程。到2027年,我国将力争培育20个以上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服务企业超过200家,孵化产品400个以上,为生物制造领域提供从“小试验证”到“中试

2025年06月13日
首个GLP-1RA国内上市! 我国司美格鲁肽行业竞争或将愈发激烈

首个GLP-1RA国内上市! 我国司美格鲁肽行业竞争或将愈发激烈

根据诺和诺德财报,2023年司美格鲁肽的销售额已经达到212亿美元,2024年有可能超过K药成为新一届药王。

2024年11月18日
连锁药店行业:多家中大型药店连锁经营数据已开始显露出颓势 2024年Q4或迎新平衡

连锁药店行业:多家中大型药店连锁经营数据已开始显露出颓势 2024年Q4或迎新平衡

10月31日,中大型药店连锁的经营数据已开始显露出颓势,但收购已趋于谨慎,由于行业竞争激烈,新店培育期拉长,增收难增利成为行业普遍面临的难题。

2024年11月04日
2024年1-9月我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46亿人次 共济金额304.57亿元

2024年1-9月我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46亿人次 共济金额304.57亿元

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46亿人次,比1-8月增长0.28亿人次;共济金额304.57亿元,比1-8月增长42亿元。共济人次较多的省份包括浙江、江苏、广东、北京、上海等。共济金额较大的省份包括浙江、江苏、广东、北京、重庆等。

2024年10月30日
国产医疗器械抢滩出海 多款国内自主研发新品亮相

国产医疗器械抢滩出海 多款国内自主研发新品亮相

10月12日至15日,第90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下称“CMEF”)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举办,来自海内外的4000余家企业携数万款医疗器械产品集中亮相,国产医疗器械借此抢滩出海。

2024年10月17日
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发布 对地方医保部门有“三个允许”

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发布 对地方医保部门有“三个允许”

9月27日,国家医保局召开《关于建立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新闻发布会,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制度设计中,特别重视宽严相济的原则,体现教育为主、惩戒为辅的导向。聚焦严重案件,畅通异议申诉渠道,不搞一刀切,允许地方分步骤实施,三年内逐步将相关人员纳入管理。

2024年10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