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林业:亟待挺直的“生态脊梁”

  我国18亿亩耕地基本上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31.2亿亩森林却不能满足全国的木材需求。专家认为,落后的育林理念和技术,导致森林多种效能发挥不充分。在“重造林、轻管理”等落后经营理念、技术影响下,不少国有林场虽然是“生态建设的脊梁”,同时也成了“经济建设的包袱”。一些林业专家和国有林场负责人呼吁,为实现从林业大国向林业产业强国转变,亟需改变森林经营理念、技术,强壮“生态骨架”,提高林分质量。

  矛盾

  国家林业局组织完成的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我国森林资源进入了数量增长、质量提升的稳步发展期,全国森林面积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1.63%,森林蓄积151.37亿立方米。但是,森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林业发展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首先,我国森林覆盖率远低于全球31%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积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7。

  其次,我国林地生产力低,每公顷蓄积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69%。亟需加强森林经营,提高林地生产力、增加森林蓄积量、增强生态服务功能潜力巨大。

  另外,森林有效供给与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我国木材对外依存度接近50%,木材安全形势严峻;现有用材林中大径材林木和珍贵用材树种少,木材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

  差距

  ——在德国,一棵直径80厘米的优质楸木可以换一辆宝马车;而在中国,通常十几亩地的木材也换不来半辆宝马车。

  ——德国森林面积只有1.6亿亩,相当于我国森林面积的二十分之一、我国国有林场面积的六分之一,但是他们不仅满足了国内木材需求,而且每年出口优质木材达600万立方米以上;中国拥有31.2亿亩森林面积,不仅没有实现木材的有效供给、形成应有的财富,而且林业自我生存发展能力非常有限;9亿多亩的国有林场的产出,不能保证4800个国有林场的正常运转和75万林业职工的工资开支。

  ——德国林业每年产值达到1000亿欧元以上,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高达3%以上,远超钢铁制造业的214亿欧元和矿产业的123亿欧元。

  ——德国森林公顷蓄积量高达310立方米,公顷年生长量为12.2立方米,年采伐量为每公顷8.7立方米,达到了“越采越多”的理想状态;而我国森林公顷蓄积量只有89.8立方米,相当于德国的四分之一,年生长量为4.2立方米,相当于德国的三分之一,可采伐的优质木材资源几乎枯竭。

  河北省木兰林管局局长徐成立曾到德国就森林经营管理进行过专题考察。看到中德林业巨大差距,他算了一笔账:“木兰林管局拥有10万公顷林地,如果按照德国森林生产率水平,我们局每年应该有80亿元的有效产出,考虑到降水等条件的差异,即使仅打一折,也应该有8亿元产值,但实际上每年可变现的产出不足5千万,只相当于德国的一百六十分之一!当然,差距大,也意味着提升空间潜力大”。

  到2008年,木兰林管局林业发展遭遇“瓶颈”:林龄持续偏小,平均林龄仅27年,中幼龄林比重占60%;产材径级持续偏低,平均胸径只有12厘米,可采伐资源面临枯竭;木材质量持续下降、价值降低,森林蓄积增长乏力,多年徘徊在500万立方米左右,陷入“资源危机、资金危困”的尴尬局面。这样的“瓶颈”,基本是我国国有林场现状的缩影。

  理念

  ——中国的林业教科书上说,40年的落叶松人工林已是成熟林,也就是说,到了40年,这样的落叶松就应该主伐利用了。而在德国,40年的落叶松被定义为幼树,基本到80年左右才开始主伐利用,长到100多年,树木生长量依然很高。德国资深林业专家斯匹克说,“通常情况下,树越大,生长量越大。”当他在中国看到40多年的落叶松被成片采伐时,他非常惋惜地评价说:“这是非常愚蠢的决策!”

  ——在中国林业生产中,生产单位没有把修枝当作提高木材质量的手段,所以不注重修枝工作。在德国,则特别重视修枝,他们通过修枝减少木材主干上的“疤瘌”,这样的木材加工成的板材会有漂亮的木纹,木材的商品价值大幅度提高;市场上,修枝材比不修枝材价值相差2至3倍,而且越珍贵的木材差价越大。

  ——在中国,高校的林业专业多数在教室里进行;在德国,林业专业课堂开在森林里。用斯匹克的话说是:“你要知道树的生命规律吗?那你就走进森林,去问问森林吧!”

  “我国传统林业的教科书主要是从前苏联学习借鉴过来的,几十年没有变化。”国内知名森林经营专家、中国林科院科技信息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邬可义介绍说,“前苏联地域广袤,人口稀少,森林资源非常丰富,他们重采伐、轻培育,与中国的国情、林情都相差很大”。

  弊端

  我国18亿亩耕地基本上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31.2亿亩森林却不能满足全国的木材需求。邬可义认为,育林理念和技术落后,导致森林多种效能发挥不充分。

  长期以来,我国的森林经营多采用以取材为目的的“皆伐”方式,不但破坏了森林环境,延长了森林恢复周期,还造成可采资源减少;我国普遍重视植树造林,不注重天然更新,又不注重科学抚育,使原始森林和天然林比重下降,造成森林生态功能弱化。

  “要么使劲砍,要么一棵不让动,在两个极端间来回摇摆”。林业专家说,大面积“皆伐”虽然带来了即时效益,但这种“剃光秃”的采伐方式无异于涸泽而渔,如果任由长期发展,不但大径级优质木材战略资源难以实现,结果还会使森林质量越来越差,公顷蓄积量和生长量在低水平上徘徊不前。

  再如,生态公益林采伐强度不能超15%。实际上,有的中幼林每公顷株数已经超过5000株,甚至上万株,伐除15%远远达不到抚育目的;而对于每公顷株数不到500株的林分,伐除15%显然是超强度采伐。不同的林分却在使用同样的政策,政策滞后十分明显。

  在“重造林、轻管理,重采伐、轻培育”等“重两头、轻中间”落后经营理念技术的影响下,不少国有林场成为“生态建设的脊梁,经济建设的包袱”,不同程度地陷入“青山常在,永不成林”和“越砍越穷”的困境。

  变革

  通过对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和自身存在问题的深刻剖析,自2010年起,河北省木兰林管局取消了“皆伐”作业,聘请德国专家和国内林业专家现场指导,最终确定了以“近自然育林”理论为指导,以“‘目标树’为架构的全林经营”为基本经营模式,充分利用现有森林资源,科学营林,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徐成立介绍说,“近自然育林”就是按照自然规律,依托自然条件,借助自然力量,通过人为干预加速林木发育进程,培育接近自然又优于自然、功能完备质量优良的可持续经营的森林作业体系。

  “目标树”是指要长期保留、重点抚育、完成天然更新并达到预定目标胸径后,才能采伐利用的树木。

  随着中国“木材威胁论”的提出,建立我国自有的大径级优质木材战略储备基地迫在眉睫,而“目标树”正是培育高质量大径木材的有效技术途径。以“目标树为架构的全林经营”,就是在充分满足“目标树”生长条件的同时,关注目标树以外其他树木的生长发育,提高全林生长量、价值量和中间收益的育林方法。

  木兰林管局按照“近自然育林”理念,科学育林70余万亩。通过经营“目标树”和间伐干扰树等措施,“留优去劣”,使森林在持续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森林质量和生长潜力得到同步提高。其科学经营的成果引起国家林业局领导肯定,还吸引来自全国十几个省的林场同行前来学习。

  保障

  木兰林管局一些林业干部介绍说,主动放弃皆伐限额之初,确实一度导致林场资金缺口加大。

  为缓解困境,木兰林管局实施“以苗养林”的产业发展战略,五年来建设绿化苗木基地4万亩,培育绿化苗木600多万株,苗木年利润突破4000万元。

  徐成立说,“种苗产业”确实为木兰林管局弥补了因木材减产造成的资金缺口,为科学经营森林赢得了时间;仅仅五年,我们的森林经营走上了“越砍越有、越砍越优”的良性轨道。不过徐成立认为,木兰“种苗产业”的成功具有地域性和机遇性,所以这样的经验具有不可复制性,在“近自然育林”初期,确实要有持续的资金投入作为政策保障。

  专家认为,保护和经营,生态和经济,单纯地强调一个方面都不可取,如果方法得当,完全可以兼顾经济、生态、社会三种效益。“近自然育林”模仿自然又优于自然,成本最低廉,生态最稳定。推行这种理念切忌照搬照抄,一定要掌握核心,吸收其精华,因地制宜,构建出适合我国国情、林情的全新技术体系、科学经营方式,从而实现森林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的同时最大化,即森林整体功能的最大化。

  专家认为,国家对绿色GDP,不仅要考核森林覆盖率,还要加大林木蓄积量和森林质量考核权重。在这些前提下,把更多的经营自主权还给经营主体。

  张家口市林业局局长王海东说,“造林是技术,管护是艺术,植树造林只造不管等于零,科学经营管理才是对森林最好的保护。”王海东和一些林业专家认为,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目前国有林区森林覆盖率几近饱和,再进行覆盖率的考核意义不大,应把反映林分质量的“立木蓄积量消长指标”作为考核项目,同时提高国有林场管理归属层级。

  展望

  “国有林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有林场,是中国林业的‘骨架’,也是生态建设的脊梁。”国家林业局计财司巡视员王前进说,“通过科学经营提高林分质量,强壮‘骨架’,才能更好地发挥‘生态脊梁’的作用,从而使我国从林业大国向林业强国转变。”

  河北省林业厅造林处处长张书桐介绍说,河北有林地面积8700万亩,林木蓄积1.4亿立方米,其中147个省、市、县属国有林场林地面积800万亩,林木蓄积3500万立方米。“这表明国有林场以占全省9.2%的面积,产出了全省25%的林木蓄积,而且国有林场归属层级越高,林分质量越好。”张书桐说,“全省21个省属国有林场有林地面积约270万亩,占全部国有林场面积的33.75%;林木蓄积1700万立方米,占全部国有林场林木积的近50%。”

  “中国的森林质量较差,但如果科学经营,30至40年后,可形成总价值约为160万亿元的立木财富。”中国林科院研究院侯元兆说,“这还没考虑这笔森林资产的多种非木材产出,包括生态系统服务。迄今中国的2.8亿公顷43亿亩林业用地,远未发挥财富功能、福利功能和安全功能。”

  专家推算认为,按照欧洲的数据,从1立方米立木到原木产品,再到一次加工产品锯材、单板等,价值增加比例是1∶4∶15。也就是说,未来中国160万亿元的立木财富,可以变成640万亿元的原材料财富,再变成2400万亿元的一次加工产品财富,因森林平均年度产生的财富达60万亿元。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海参食品行业:逐渐从高端向大众迈进 线上电商平台成主要销售渠道之一

我国海参食品行业:逐渐从高端向大众迈进 线上电商平台成主要销售渠道之一

海参为棘皮动物门海参纲动物的统称,为圆筒状,营养和食疗价值较高。近些年我国海参市场需求量快速增长,养殖面积面积不断扩大,在2022年我国海参养殖面积为25.04万公顷,同比增长1.19%。同时市场规模也是在不断增长,在2023年我国海参全产业链市场规模为1326.0亿元。

2024年03月01日
我国为全球最大水产品种苗生产基地 行业开始向高效益、规模化等方向发展

我国为全球最大水产品种苗生产基地 行业开始向高效益、规模化等方向发展

水产苗种是水产养殖行业发展的基础,支撑着水产养殖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水产品种苗生产基地,拥有的水产苗种品种世界最多,水产苗种企业最多。从鱼苗产量来看,根据《2023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22年我国鱼苗总产量为13896.83亿尾,同比增长3.3%。

2024年02月04日
我国水产养殖行业:深远海养殖发展潜力较大 智慧养殖模式也将成为重点方向

我国水产养殖行业:深远海养殖发展潜力较大 智慧养殖模式也将成为重点方向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水产品消费国,受益于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长,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水产养殖产量呈现逐年增长态势。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水产养殖产量5565.46万吨,同比增长3.17%。其中,海水养殖2275.7万吨,同比增长2.92%;淡水养殖3289.76万吨

2024年02月02日
我国葡萄种植行业:阳光玫瑰种植规模迅速扩张 种植面积已超120万亩

我国葡萄种植行业:阳光玫瑰种植规模迅速扩张 种植面积已超120万亩

根据OIV2023年4月公布的数据,我国拥有葡萄种植面积78.5万公顷,居世界第三,主要种植地区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山西省清徐县、安徽省萧县等地。

2024年01月31日
2023年我国小麦进口量同比增长20.31%  澳大利亚为主要进口国

2023年我国小麦进口量同比增长20.31% 澳大利亚为主要进口国

小麦属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大部分人口的主食之一便是小麦,小麦在我国的粮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在经济、文化还是日常生活方面,都与小麦密切相关。从近几年小麦的产量来看,2020年-2022年小麦的产量均稳步增长。

2024年01月25日
我国水果零售销售模式多元化发展 2024年百果园提出未来十年线下开出超万家店

我国水果零售销售模式多元化发展 2024年百果园提出未来十年线下开出超万家店

目前来看,水果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之一,其市场一直为稳定增长趋势,而这也带动了水果零售市场的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水果零售市场规模达到了13814.6亿元,同比增长12.4%。而随着外卖平台、水果连锁加盟、生鲜电商和社区团购等方式的发展,预计未来我国水果零售行业销售模式也将往多元方向发展。

2024年01月23日
2023年我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1996亿元 创历史最高纪录

2023年我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1996亿元 创历史最高纪录

2023年我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1996亿元,创历史最高纪录。此外,2023年新开工水利项目2.79万个,较2022年增长11.5%。据悉,中央财政在2023年四季度增发万亿国债,投向聚焦水利相关领域,预计2024年水利建设投资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2024年01月22日
我国水产品深加工制品不断增多 预制菜或将成为水产品加工行业新增长点

我国水产品深加工制品不断增多 预制菜或将成为水产品加工行业新增长点

从地区分布来看,目前山东是我国最大的水产品加工地区,数据显示,在2022年山东省水产品加工总量达645.93万吨,占到全国市场的30.07%,其次是福建、浙江、辽宁、湖北等地区,都是水产资源丰富,且运输物流较方便的地区。

2024年01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