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类 型  | 
       AB5  | 
       AB3-3.5  | 
  |||
|     合 金  | 
       LaNi5  | 
       MmNi5  | 
       LaNi3  | 
       CaNi3  | 
       La0.7 Mg0.3 Ni2.8Co0.5  | 
  
|     氢 化 物  | 
       LaNi5H6  | 
       MmNi5H6.3  | 
       LaNi3H4.5  | 
       CaNi3H4.4  | 
       Lao0.7 Mg0.3 Ni2.8Co0.5 H4.73  | 
  
|     吸 氢 量/wt.%  | 
       1.4  | 
       1.4  | 
       1.4  | 
       2.0  | 
       1.6  | 
  
|     放 氢压 (温度)/MPa (℃)  | 
       0.4(50)  | 
       3.4(80)  | 
       无平台  | 
       0.04(20)  | 
       0.06(60)  | 
  
|     氢化 物生 成热/k.J-mol-1H2  | 
       -30.1  | 
       -26.4  | 
       -  | 
       -35.0  | 
       -  | 
  
稀土储氢合金材料常见的组分是LaNi5形式,主要应用在镍氢电池、氢能储运、蓄热与热泵等领域。其中,在镍氢电池领域应用最大,而镍氢电池主要用于混合动力汽车中。因此,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增长下,镍氢电池的市场需求也将保持增长,从而有望稀土储氢合金材料的消费。

同时,根据稀土储氢装置工作原理来看,热能占主导。而且从目前储氢材料生产企业产能分析,每年可消耗的轻稀土总量约为7000吨,其中最主要用于就是镍氢电池和蓄热泵。

目前,全球95%的稀土储氢合金主要由中国和日本两国供应,其中我国产量占据全球总量的70%,是名副其实的稀土储氢材料生产大国。根据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一季度,我国稀土储氢材料产量2250吨。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0年中国稀土储氢材料市场调研报告-市场现状与未来商机分析》。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