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各主流车企积极加码固态电池领域 行业产业化进程不断提速

       据报道,近日丰田已如期推出固态电池原型产品,并在概念车上运行。丰田计划在2025年之前量产固态电池,与锂电池相比,固态电池能量密度高两倍以上,且没有气体和液体存在,因而更轻也更安全。同时,固态电池不易受温度影响,充电效率也更高,而且该款固态电池理论上在使用30年后仍保持90%以上的性能。固态电池被认为是未来最适合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
       
       随着国内外关于固态电池的研究越来越多,其专利申请量也开始呈现较明显的增幅,且近几年一直处于增长阶段,固态电池成为动力电池领域的研究热点,可以预计未来几年关于固态电池的专利申请应仍处于发展阶段,相关科研人员在不断研究开发,以获得技术突破。据统计,截至到2019年中国固态电池公开专利量为324件,申请专利量为197件。
       
       2010-2019年中国固态电池公开专利与申请专利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固态电池作为目前较为火热的研究方向之一,有很多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等的科研团队投入了研发力量,同时,也不乏国外申请人在中国进行专利布局,通过申请专利实现其技术在中国的应用保护,为其后期进入中国市场做准备。在专利申请人申请量排名中,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的表现最为突出共申请专利28件,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与浙江锋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分别申请专利26件、25件,分列第二与第三位。
       
       中国固态电池申请人专利量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固态电池领域市场参与者众多,车企、电池企业、投资机构、科研机构等在资本、技术、人才三方面进行博弈。丰田不是唯一一家加码固态电池的车企,此前宝马、大众也早有涉及,在2020年3月消费电子巨头三星宣布已经开发出一种高性能全固态电池。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固态电池研究,距离固态电池的产业化又进了一步。(CT)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观研天下 ·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募集 我国光伏电池用低温导电铜浆等三项团体标准意见

观研天下 ·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募集 我国光伏电池用低温导电铜浆等三项团体标准意见

观研天下 ·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募集 我国光伏电池用低温导电铜浆等三项团体标准意见

2025年09月15日
我国可再生能源正在由补充能源向主体能源转变 2025年1-7月装机与发电量双突破

我国可再生能源正在由补充能源向主体能源转变 2025年1-7月装机与发电量双突破

9月4日,国家能源局近日召开的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开发建设(8月)调度视频会议披露,2025年1-7月,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显著突破,装机规模与发电量双双稳步提升,进一步巩固其在能源结构转型中的核心地位。

2025年09月08日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要求规范产业竞争秩序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要求规范产业竞争秩序

8月19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围绕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进行部署。相关光伏制造企业、发电企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以及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2025年08月22日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7月24日,我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输送管道“内蒙古乌兰察布至京津冀氢气输送示范工程”(“西氢东送”项目)的首批专用输氢钢管在河北秦皇岛正式下线。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绿氢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025年07月26日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工程在西藏林芝市正式开工,这一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的“基建珠峰”项目,不仅将刷新全球水电史纪录,更将深度重塑亚洲能源格局与国家经济地理。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7月18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达1883.36亿吨;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持续扩大,关键装备国产化取得重要突破,为沿海工业用水提供稳定保障。

2025年07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