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西部首条氢燃料电池自动化生产线投入使用 新能源汽车火热市场带动燃料电池业发展

        4月10日,由东方电气(成都)氢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氢燃料电池自动化生产线正式投入使用,这是中国西部首条氢燃料电池自动化生产线。该生产线具备年产1000套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的批量化生产能力,产品从核心部件膜电极、电堆到发动机系统均由东方电气自主开发研制。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一部分。

        氢燃料电池产业具有战略性、前瞻性,代表着未来新能源的发展方向,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等都将氢燃料电池技术列为重点发展的方向。

        氢燃料电池是车用能源领域实现车辆使用阶段“零排放”、全生命周期“低排放”的重要技术方案,被誉为“汽车动力终极解决方案”,并在前不久结束的北京车展上掀起了一阵“氢风暴”。2016年以来,国内的燃料电池产业加速发展,进入商业化初期,标志着我国正在逐渐迈向“氢”社会。

        2015年中国燃料电池出货量为10.5MW,同比增长14.1%,预计2018年中国燃料电池出货量将为15.39MW。未来燃料电池市场将持续增长,预计2035年中国燃料电池出货量将达到35MW。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氢燃料电池市场分析报告-市场规模现状与发展战略评估

2015-2035年中国燃料电池出货量及预测


数据来源:中国电池工业协会

        截至2018年底,中国约230家企业从事氢燃料电池业务,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江苏、辽宁、广东、湖北等地区。2017年以来,氢燃料电池行业相关投资项目已有10余项,投资额达到800多亿元,其中,氢燃料电池项目投资额200多亿元,整车项目600多亿元。主要分布在江苏如皋、山东济南、湖北武汉和黄冈、广东佛山、上海等地区。

        在国内新能源汽车火热市场的带动和政策驱动下,国内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从燃料电池装机车型上看,中国燃料电池将率先在商用车应用。在专用车领域,2017年中国燃料电池的装机量为28.45MW,占2017年总装机量的75%,2018年装机量为27.58MW,相比2017年降低3.06%;2017年专用车领域的装机量主要来自上海重塑、南通百应,上海重塑2017年配套500多辆东风专用车,其中有500辆于2018年落地上海。南通百应2017年配套401辆青年专用车。

        在客车领域,2018年中国氢燃料电池的装机量为25.91MW,占2018年总装机量的48%,相比2017年增长176%。

2017/2018年中国车用领域氢燃料电池装机结构(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电池工业协会

        相较于2017年,2018年有14家新进的氢燃料电池供应商实现装机。2018年中国氢燃料电池装机量居于榜首的供应商是上海电驱,共实现装机18MW,占2018年国内车用领域总装机量的33.65%,另有武汉雄韬氢雄、爱德曼、潍柴动力等供应商进入装机量TOP10,是中国发展氢燃料电池系统环节发展较快的企业。

2018年中国氢燃料电池供应商装机量TOP 10


数据来源:中国电池工业协会

资料来源:中国电池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TC)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首例成功开发 我国氢负离子电池行业潜在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首例成功开发 我国氢负离子电池行业潜在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团队开发出新型核壳结构氢负离子电解质,并成功构建了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这一成果北京时间9月1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2025年09月18日
观研天下 ·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募集 我国光伏电池用低温导电铜浆等三项团体标准意见

观研天下 ·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募集 我国光伏电池用低温导电铜浆等三项团体标准意见

观研天下 ·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募集 我国光伏电池用低温导电铜浆等三项团体标准意见

2025年09月15日
我国可再生能源正在由补充能源向主体能源转变 2025年1-7月装机与发电量双突破

我国可再生能源正在由补充能源向主体能源转变 2025年1-7月装机与发电量双突破

9月4日,国家能源局近日召开的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开发建设(8月)调度视频会议披露,2025年1-7月,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显著突破,装机规模与发电量双双稳步提升,进一步巩固其在能源结构转型中的核心地位。

2025年09月08日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要求规范产业竞争秩序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要求规范产业竞争秩序

8月19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围绕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进行部署。相关光伏制造企业、发电企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以及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2025年08月22日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7月24日,我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输送管道“内蒙古乌兰察布至京津冀氢气输送示范工程”(“西氢东送”项目)的首批专用输氢钢管在河北秦皇岛正式下线。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绿氢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025年07月26日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工程在西藏林芝市正式开工,这一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的“基建珠峰”项目,不仅将刷新全球水电史纪录,更将深度重塑亚洲能源格局与国家经济地理。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7月18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达1883.36亿吨;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持续扩大,关键装备国产化取得重要突破,为沿海工业用水提供稳定保障。

2025年07月23日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会上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增长超过一倍,标志着我国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

2025年07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