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盲目投资助推水泥市场陷入越调越过剩怪圈

国报告网讯:

更多行业市场情报,详情可参考《2013年中国行业调研分析报告》

      6月底,是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要求各地对钢铁、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过剩行业的违规产能进行清理和检查并上报汇总的时间“大限”。
       随着水泥行业各地的相关情况汇总,对这个行业产能过剩的关注也在升温。调查发现,早在2003年,水泥行业已出现产能过剩的苗头,不过,当年立窑等落后产能的产量占总产量的78%,新型干法产量占22%,那时是以落后的立窑产能为主的产能过剩。而到了2012年,这一比例已分别变成10%和90%。在业内人士看来,众多投资纷纷涌入水泥行业,使得产能过剩的风险进一步放大。
       在中国水泥协会名誉会长雷前治看来,2008年的投资计划拉动了建筑市场的巨大发展,但也使得上述产能过剩的风险进一步放大。
       2008年、2009年,中国水泥行业投资额飞速发展,分别完成了1051.46亿元、1700.7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0.76%、61.75%,面对一年新增上百条水泥生产线的状况,中国水泥协会在2009年初就警示水泥投资过热。
       同年下半年,国务院批转发改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即国发38号文,明确提出要严格控制新增水泥产能,对当年9月30日前尚未开工水泥项目一律暂停建设并进行一次认真清理。但事实上,水泥产能盲目扩张的势头并没有刹住车,新增生产线越建越多。
       相关方面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新建了623条生产线,新增熟料产能7.07亿吨。
       “国家发改委严控水泥投资,不等于地方政府不变相核准水泥项目。”在中国水泥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孔祥忠看来,水泥生产线之所以越建越多,与部分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需求有着直接的关系。
       38号文后仍超建205条生产线/
       “如果政府牢牢把握住这个口,谁都建不了。但问题是,有些地方政府根本不理这一套。”一位不愿具名的水泥企业人士表示。
       “我们这个地方就只有石灰石,我们不做水泥项目,那还有什么样的政绩?”在今年上半年的调研中,中国水泥协会名誉会长雷前治经常听到地方政府官员这样的抱怨。
       这样的局面也让一些大企业明知产能过剩,也必须投资,因为如果别的企业进入,可能把自己苦心经营的局面打破。数据显示,在38号文发布后到2012年底新建的线中,比38号文出台时核定的418条在建生产线多建了205条,多增熟料产能近3亿吨。
       从2013年年初开始,在建和拟建的生产线还有220条,熟料产能是2.8亿吨,折合水泥产能是4.5亿吨。如果这些生产线全部建成,水泥产能大概要达到35亿吨,而“十二五”规划中确定的水泥需求量大概是22亿吨。如果在建、拟建线全部建成,按照测算,利用率只有不到63%。
       通过有关途径获取的一份水泥行业今年2月底召开的一次座谈会材料显示,有企业直言,西南地区乱批乱建的情况比较严重,其中又以云贵两地最为严重。在2月底,贵州有31条生产线还在批,一度出现了“一个县就建一个水泥厂”的现象,云南有40余条线在批,而这两个省的规划都在1.5亿吨左右。
       同一个落后产能项目被淘汰几次,在水泥行业并不算新鲜事。有业内人士曾仔细对比了2010年和2011年的淘汰名单后发现,当中有部分企业名字是重复的。而且在2011年的淘汰名单中,部分事实上是早已停产了的企业,又出现在了淘汰名单上。
       “有的地方借等量淘汰新建项目,三个厂都投产了,落后产能却还在。”雷前治表示。
       据了解,目前国家要求的水泥企业淘汰落后产能重点淘汰窑径3.0米以下水泥机械化立窑,小型水泥回转窑,水泥粉磨站直径3.0米以下的球磨机等产能。
       从有关渠道获悉,当前落后产能的范围并没有完全确定,除了上述产能外,列入范围的产能规模或将扩大。
       “一刀切”政策或渐行渐近/
       对于水泥新增产能的控制,业内曾存在两种声音,一种是让市场去调节,另一种是政府加强干预。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在今年5月份就下发了《关于坚决遏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盲目扩张的通知》发改产业[2013]892号,要求各地对钢铁、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过剩行业的违规产能进行清理和检查并在6月底前上报汇总。同时两部委还在研究《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总体方案》。
       这似乎也让有些地方政府十分紧张。有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透露,西南某地区就在该通知下发之后,加速审批了多条线。
       上述情况汇总目前已经结束,化解方案或将在近期出台。综合多方消息来看,实行“一刀切”,禁止一切新建水泥项目,成为有关方面重点考虑的内容。
       不过,有权威人士透露,在“一刀切”禁止产能新增的信号扩散后,就有不少地方政府的官员跑到发改委“求情”,这也让政策的出台存有变数。
       除了对增量进行严控外,本次化解产能方案中,对一直就在进行淘汰的落后产能,业内也期待有更为坚决的措施。
       在原建材局局长王燕谋看来,落后产能占有市场空间,不能及时退出是造成总产能过剩的原因之一,“政府监管不完全到位和市场竞争不够充分,使落后产能淘汰不快和盲目投资不断产生”。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水泥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仍旧明显 2023年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0%左右

水泥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仍旧明显 2023年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0%左右

当前,水泥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明显,整个水泥行业呈现“需求趋弱、库高价低、效益下滑”的运行特征。尤其是2023年以来,水泥需求继续下降,竞争愈加激烈,水泥价格不断回落,行业效益大幅下滑。

2024年01月25日
2024年1月我国绿色建材又迎来新政策方案  未来两年行业营收有望超3000亿元

2024年1月我国绿色建材又迎来新政策方案 未来两年行业营收有望超3000亿元

但整体来看,目前我国绿色建材整体还处于发展初期,与海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绿色建材发展程度还不高,在国内市场还没有被大众所熟知,但绿色建材是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未来其市场也有望进一步扩大。

2024年01月13日
双碳目标下高耗能行业低碳转型迫在眉睫 各大水泥企业开始推进低碳水泥生产工艺

双碳目标下高耗能行业低碳转型迫在眉睫 各大水泥企业开始推进低碳水泥生产工艺

水泥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主要用于制作混凝土、砂浆、砖块等建筑材料,从产量来看,自2023年3月开始,我国水泥日均产量基本为下降趋势,到8月份开始回升,到2023年9月我国水泥日均产量为629.6吨,同比下降7.2%。

2023年10月24日
企业竞争处白热化状态 推进绿色建材下乡为家居建材行业的又一新方向

企业竞争处白热化状态 推进绿色建材下乡为家居建材行业的又一新方向

除此之外,此次第14届建材家居博览会的推进绿色建材下乡也将为行业发展指明新道路。传统建材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存在资源和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碳排放高等问题,而推动绿色建材下乡,不仅仅是促进国内家居建材行业市场的扩容,同时也是助力“双碳”目标达成,促进绿色消费、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

2023年09月27日
21家家居企业选入国家绿色制造名单 绿色环保发展方向大有可为

21家家居企业选入国家绿色制造名单 绿色环保发展方向大有可为

2023年3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平台发布关于了2022年度绿色制造名单的通知,其中有21家家居企业被国家选为认可的绿色制造企业,这也是近年来家居企业入选绿色制造名单最多的一次,同时这也意味着家居行业将正全面跨入绿色、低碳发展新阶段。

2023年04月21日
2023年1—2月份我国建材及非金属矿商品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 进口金额同比增长54.8%

2023年1—2月份我国建材及非金属矿商品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 进口金额同比增长54.8%

1—2月份,规模以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同比由负转正,同比增长0.7%。在重点监测的31种建材产品中,有8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23种产品产量同比下降,增长产品种类有所回升。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水泥产量2.0亿吨,同比下降0.6%,环比回升11.7个百分点;平板玻璃产量1.5亿重量箱,同比下降6.6%,环比下降0.2

2023年04月13日
家居赛道愈发拥挤 索菲亚还能占据龙头企业地位吗?

家居赛道愈发拥挤 索菲亚还能占据龙头企业地位吗?

对于谁是“衣柜一哥”,索菲亚(002572.SZ)和欧派家居(603833.SH)无疑均占据一席之地。当前,索菲亚为了走出多年的阴霾,开始有了“新动作”。根据3月15日,索菲亚发布的定增公告显示,拟募资5亿至6.14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

2023年03月31日
各地区水泥价格涨幅放大 错峰生产仍是水泥行业改革核心举措

各地区水泥价格涨幅放大 错峰生产仍是水泥行业改革核心举措

2023年3月以来华东、华南、华中地区水泥价格上涨。受到下游市场需求拉动所致,各地加大了对重大工程建设的投资,地区水泥需求量持续上升,在此同时各企业出货量也逐步恢复,主要基地发货量在稳步提升

2023年03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