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花点时间”陷危机 行业痛点频现 鲜花电商如何自救免落寞

       2020年以来,鲜花电商平台的明星企业——“花点时间”可谓麻烦不断。先是在今年5月,花点时间曾因玫瑰花的质量问题在罗永浩直播间“翻车”,引发大量消费投诉,公司CEO不得不公开致歉并对用户追加赔偿。11月初又曝出“花点时间”的运营主体花意生活(北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因巨额合同纠纷被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半个月后,花意生活又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被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使得近两年分外落寞的鲜花电商以“负面新闻”再获关注。

       在消费升级的影响和互联网技术的驱动下,鲜花产业搭载电商平台,曾成为颇受资本青睐的一个赛道,融资一轮赛一轮,2013-2017年间共获得超过10亿元的融资额。而近两年,整个行业便进入融资趋冷阶段,2019年仅有两笔投资,投资额不达0.4亿元。

2013-2019年我国鲜花电商行业投融资规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TC)

       从鲜花电商市场来看,在消费升级及互联网技术推动下,2016-2019年我国鲜花电商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2019年市场规模增至535.1亿元,同比增长44%。

2016-2019年我国鲜花电商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

       虽然我国鲜花电商行业发展迅猛,但仍面临一些亟需解决的行业痛点。对于鲜花电商而言,首先,鲜花品质与物流体验始终是消费者最直观的感受。由于鲜花易损坏且保鲜期较短,对企业的物流配送提出较高要求。而鲜花电商很难形成规模效应,无法如生鲜品类那样通过简单的分装和隔离实现统一配送,导致其物流成本相对更大。目前,主流鲜花平台前端都采用冷链运输,在“最后一公里”上,大部分平台都将物流配送外包给第三方,鲜少有平台采用自建物流配送系统。冷链、供应链的缺失,成为鲜花电商发展的真正痛点。

       其次,行业同质化严重,导致消费者的惊喜体验欠佳。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日常鲜花市场一般占到40%~60%,在我国,日常鲜花市场仅占比5%。为吸引用户,不少鲜花电商推出团购或买就送花瓶等促销活动,如“每周一次的惊喜”成了“包月鲜花”的一大卖点,成为各大鲜花电商平台上较为常见的营销模式,价格方面差异不大。此外,目前大部分鲜花电商采用产地直采的方式,极少有企业拥有自己的鲜花种植基地,而“包月鲜花”模式容易造成客户收到的鲜花品种单调重复,并且这种模式以低端的花为主打,稍微上档次的花种屈指可数。

       最后,售后服务不完善,消费者维权难。在“七夕”、“西方情人节”等具有浪漫色彩的节日,是鲜花电商进入销售的高峰,然而,活动火爆的同时,鲜花枯萎、配送超时等问题接踵而至。如杭州本地知名鲜花电商“门客生活”出现关门闭店,导致大量预付消费的客户维权无门;如“花点时间”也曾因商品送错地址,遭到客户投诉却长时间未妥善处理等。鲜花电商平台投诉频频,鲜少有平台会在发展过程中考虑对其进行优化和改进,长期以往,导致用户消费热情及平台信任度降低。

       面对未来愈发激烈的竞争态势,鲜花电商需改善并加强供应链管理、品控管理、团队建设,排除因低价竞争带来的不良影响,寻找正确的盈利模式,在此基础上逐渐建立起一条完整的产业生态链,方能使行业持续发展。

       以上数据资料参考《2020年中国鲜花电商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前景评估预测》。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云智算安全标准体系持续完善 云计算风险管理标准已成为ITU-T国际标准

我国云智算安全标准体系持续完善 云计算风险管理标准已成为ITU-T国际标准

7月4日,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云智算安全论坛暨第三届“SecGo论坛”7月3日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由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组委会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联合承办,来自政府、产业界、学术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云智算安全领域的最新发展。

2025年07月07日
工信部推动算力互联互通:2026年建成三级算力平台 2028年形成算力互联网

工信部推动算力互联互通:2026年建成三级算力平台 2028年形成算力互联网

5月30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8年基本实现全国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新底座。该计划旨在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算力互联互通为主线,推动算力资源高效协同,助力数字经济增长。

2025年06月06日
2025年一季度我国互联网行业运行平稳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未来有望进一步提质增效

2025年一季度我国互联网行业运行平稳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未来有望进一步提质增效

5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工信微报”发布了2025年一季度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运行情况。数据显示,我国互联网业务收入实现小幅增长,研发经费投入增速加快,区域发展呈现分化态势。

2025年05月07日
智能数据标注产业加速转型 大模型驱动新业态发展

智能数据标注产业加速转型 大模型驱动新业态发展

5月1日,清华大学数字政府与治理研究院在第二届数字政府40人论坛上发布《智能数据标注产业发展观察报告》,指出在大模型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人力密集型数据标注模式正加速向智能驱动型、平台化的新业态转型。

2025年05月07日
中国AI创新领跑全球!2024年中国新公开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占比超六成

中国AI创新领跑全球!2024年中国新公开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占比超六成

4月29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开幕。会上,国家数据局发布了《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全面展示了我国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数据要素市场等方面的快速发展,并指出中国正为全球贡献“中国智慧”。

2025年05月01日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3月31日,2025中关村论坛“科技助残平行论坛”上,清华大学洪波教授团队宣布,其研发的无线微创脑机接口技术成功帮助三位高位截瘫患者实现自主抓握、喝水、操控轮椅等运动功能。这项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在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领域已走在全球前列。

2025年04月02日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3月19日,中国制造业强市东莞宣布该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下称“大模型中心”)上线,是中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

2025年03月21日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2024年3月14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近日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年03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