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2018年五年时间里,经济增速保持中高速增长,第三产业已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数据显示,到2018年我国GDP规模到90万亿,其中二产、三产增加值占比分别为40.6%、52.2%。
数据显示,到2018年末,我国共有2178.9万个法人单位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较2013年增长100.7%;2455.0万个产业活动单位,较2013年增长88.3%;另外还有6295.9万个个体经营户。其中第三产业的产业活动单位数量占第二、三产业总数的比重达到80.3%,法人单位资产占81%。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经济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研究》
|
单位数(万个) |
比重(%) |
一、法人单位 |
2178.9 |
100 |
企业法人 |
1857 |
75.2 |
机关、事业法人 |
107.5 |
4.9 |
社会团体 |
30.5 |
1.4 |
其他法人 |
183.9 |
8.4 |
二、产业活动单位 |
2455 |
100 |
从业人员方面,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显示。截止到2018年末,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38323.6万人,较2013年增长7.6%,其中女性从业人员14446.7万人,占37.7%。其中按产业分,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为17255.8万人,较2013年下降10.4%;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为21067.7万人,较2013年增长28.9%,占比达到55%。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14931.2万人。

按行业分,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是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数量位居前三位的行业,其业人员数量分别为10471.3万人、5809.1万人、4008.5万人,其占比分别为27.3%、15.2%、10.5%。
|
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万人) |
其中:女性 |
合计 |
38323.
6 |
14446.
7 |
采矿业 |
596 |
105.8 |
制造业 |
10471.
3 |
4136.4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466.9 |
126.1 |
建筑业 |
5809.
1 |
780.5 |
批发和零售业 |
4008.5 |
1779.1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1434.8 |
364.2 |
住宿和餐饮业 |
706.9 |
401.
4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1010.7 |
380.6 |
金融业 |
1831.
6 |
1053 |
房地产业 |
1268.
9 |
514.3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2290.
1 |
823.1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1182.
9 |
398 |
2018年末在个体经营户14931.2万从业人员中,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制造业是位居前三位的行业,其从业人员分别为6443.2万人、2235.3万人、1637.4万人,分别占比43.2%、15.0%、11.0%。
|
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万人) |
其中:女性 |
合计 |
14931.
2 |
6900.9 |
采矿业 |
8.5 |
1. 2 |
制造业 |
1637.4 |
780.9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14.9 |
4.5 |
建筑业 |
950.
3 |
164.4 |
批发和零售业 |
6443.2 |
3325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1173 |
192.1 |
住宿和餐饮业 |
2235.
3 |
1223.2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44.8 |
22.5 |
房地产业 |
171.
7 |
78.8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299.
3 |
116.1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48.9 |
17 |
资产规模方面,三产资产占比较高。而在三产中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资产规模居前。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资产规模分别为321.8万亿元、115.9万亿元、110.8万亿元,其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5%、77%、53%。但二产的贡献仍不容小觑,其占比为48.8%。
|
法人单位资产合计(万亿元) |
法人单位负债合计(万亿元) |
企业法人单位营收合计(万亿元) |
合计 |
914.2 |
624 |
294.6 |
采矿业 |
11.
4 |
6.8 |
5.1 |
制造业 |
106.
7 |
58.9 |
105.6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21.
4 |
12.
8 |
7.9 |
建筑业 |
34.6 |
22.5 |
25.6 |
批发和零售业 |
53.4 |
36.4 |
88.2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36.2 |
21.7 |
8.6 |
住宿和餐饮业 |
2. 8 |
1. 9 |
1. 4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15.7 |
7.3 |
7 |
金融业 |
321.
9 |
274.4 |
13.7 |
房地产业 |
116.
2 |
89 |
14.4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113.
2 |
59.3 |
8. 5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18.2 |
9.3 |
4.5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18.1 |
9.9 |
1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1. 1 |
0.6 |
0. 7 |
另外新兴产业方面,均发展态势良好。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末,全国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66214个。全国共有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33573个,比2013年末增长24.8%。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R&D经费支出3559.1亿元,比2013年增长75.0%。全国有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210.3万个,比2013年末增长129.0%;从业人员2055.8万人,比2013年末增长16.8%;资产总计22.6万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118.3%。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