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落实军民融合立法 对行业发展有促进意义

         10月15日,十九届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军民融合发展法治建设的意见》,会议强调,强化责任担当,狠抓贯彻落实,提高法治化水平,深化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协同创新,加快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军民融合产业是将军民两用技术应用于生产以及应用于经济社会军事各相关领域,为其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统称。它是以国防科技工业在经济技术方面的优势为核心和依托,通过军、民领域间的双向交流互动所形成的产业。
         
         军民融合包括军转民和民参军两大产业模式。军转民即军用技术民用化,民参军即民营资本参与军工研发生产。国有资本的优势在于资本雄厚、整合能力强,在技术难度大、周期长、投入高的领域是主要参与者;而民营资本的优势则在于机制灵活、效率高、成本低,在技术更新快的领域将起到关键作用。相较于过去国防工业和社会经济相对独立发展,军民融合打破了壁垒限制,实现了两大阵营融合互补。

军民融合产业模式
 
图表来源:互联网

         军民融合产业的主要特征:

         (一)军民技术通用

         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国家战略竞争力、社会生产力、军队战斗力的耦合关联越来越紧,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彼此融合、相互转化,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的融合越来越深,高技术两用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军用融合产业技术既满足国防军工需要,又能使技术商业化,满足市场经济需要。通用技术涉及军民市场,存在巨大市场商业价值潜力,能够为军民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在信息化时代,安全与发展、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军与民、平与战、前线与后方、军用与民用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呈现不断融合的趋势。

         (二)组织体系鲜明

         当前我国军民融合产业核心层或“主力军”是十二大军工集团及相关科研机构,这主要由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历史发展决定的。军民融合产业关系国家安全,这一领域必须保持国有企业的绝对控制力。十二大军工集团及相关科研机构长期以来一直在承担武器装备研制的任务,同时也是我国国防建设的重要力量和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大量民口参军单位,尽管主要为军工集团提供配套服务,但其作用绝不容忽视。特别是在许多新兴领域,民口单位在技术等方面已经走在前列,这些民口单位的参与有利于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三)双重市场需求

         军民融合企业的市场用户既包括“军”又含“民”,“军”“民”市场需求特征明显不同。一是两者性质不同。武器装备是国防独家采购的买方市场,技术需求由军方提出,产品研制必须满足国防采购要求。而民品市场有众多买家,创新产品要通过竞争赢得市场,市场风险较大。二是市场规模不同。国防装备的专用性较强,需求规模较小,往往是投资大订货少,投入产出率较低。而民品通用性强,市场规模较大,具有规模效益。三是定价模式不同。国防装备研制的定价模式与订货规模和市场竞争程度有关。市场竞争弱、价格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通常采取讨价还价的成本加利润;市场竞争比较充分的情况下,则采取市场定价。而民品主要由市场定价。四是影响技术决策的因素不同。军品研制以解决有无为主、国家利益至上,一项新技术是否可行,首先取决于是否满足国防需要,即功能优先成本第二。而民品的技术选择以经济可行性为主,生产企业以盈利为主要目标,坚持成本效益原则。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军民融合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预测

         (四)产业关联性强

         军民融合产业关联性主要体现在“多领域”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多领域”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要求经济社会和国防军队两大系统中有交集的所有领域、全部行业都实现深度融合,既大力推进基础设施、产业、科技、教育、服务、动员等领域的军民融合,又不断探索实践金融、保险、物流等领域和方向的军民融合。我国军民融合范围已经从基础设施、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人才培养、军队保障、国防动员等传统领域,向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等领域等新兴领域拓展,向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延伸。特别是在新兴领域军民共用性强,军民融合产业的关联性更强。但更应值得关注的是,当前我国军民融合的范围还比较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等重点领域的融合度不高,海洋、空天、网络信息等新兴领域的融合尚处于起步阶段,金融、保险、物流等服务领域的融合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从产业生命周期来看,军民融合产业多数仍处于幼稚期,需要加快培育。

         (五)范畴具有边界

         在各地实践开展过程中,军民融合产业已成为各地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成为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一些省市甚至早于中央政府出台了关于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规划或行动计划等。以“军民融合产业”为名的产业园区、基地更是层出不穷。总结各地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实践,主要存在两种严重的错误倾向。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存在泛化论倾向,将军民融合产业看作一个“筐”,什么“产业”都往里装。另一方面,个别领域存在狭隘论倾向,甚至将此看作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有自己从事纯“军”品的东西才是军民融合产业。是否所有涉“军”的产业都要纳入军民融合产业的范畴?从国外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经验来看,并非如此。因此,能否纳入军民融合产业范畴,需要辨别产业要素的性质和种类。在军民融合发展实践中,应该对相关领域和行业展开深入调研和充分论证,合理划分类别。

         发展军民融合产业的意义:

         产业是军民融合发展的重大领域之一,也是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发展军民融合产业,有利于在产业内实现军民间彼此融合、双向转换、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利用一流成果为国防建设和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供支撑,利用軍民两用技术培育新动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深度融合中实现经济建设的国防效益最大化和国防建设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一)有助于利用优秀成果为国防建设和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供支撑

         一个大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剧烈的权力格局变动中赢得主动,关键是实现经济系统和军事系统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进而实现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的双向跃升。面对战争形态的深刻变化,只有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产业,充分挖掘使用经济社会母体中蕴含的巨大经济、技术、信息、人才等能量,才能有效解决军队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问题,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军民融合产业对国防科技工业技术进步,特别是军民两用技术进步具有较强的牵引力。与专门从事军品生产市场相比,军民融合产业的市场竞争更充分,产品的更新换代更快,充分利用其新技术开发的快节奏和商业利益的内在驱动,可以有效促进国防科技工业的技术进步。军民融合产业能够推动军民之间在技术、装备、人力、资金、信息等方面的有序交流与互动,提高二者之间的融合度。依托军民融合产业,可以科学运筹使用全社会的人才、技术、信息、设施等各类要素资源,提高体系对抗能力,增强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的胜算,为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提供强大的支撑。

         (二)有助于利用军民两用技术培育新动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军民良性互动是产业革命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催化剂”,可以催生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国防和军队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在刺激增长、促进转型、增加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具有强大动能。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随着国内发展形势的变化,传统的经济发展动能在衰竭,需要寻找、培育新动能,才能真正引领新常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展军民融合产业,能够推动军用技术、人才、设施向国民经济领域开放、溢出、转化,打造发展新引擎,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更为重要的是,军民融合产业通过创新驱动发展,能为国民经济提供源源不断的增长动力。通过军民融合产业,可以加速国防科技领域长期积淀形成的优质创新资源和技术转化,这些高端要素一旦加速向民用领域开放共享,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就会激发无尽的创新活力,催生一大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拓展阅读:

         十九届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认为,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顶层设计,全面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实践,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会议强调,要抓好《关于加强军民融合发展法治建设的意见》贯彻实施,完善法律制度,推进军民融合领域立法,尽快实现重点领域立法全覆盖。要提高立法质量,立改废释并重,及时修改、废止不适应实践需要的法规文件,增强法律制度时效性、协调性、可操作性。要完善制度机制,确保在法律范围内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要大幅度精简审批事项,降低准入门槛,降低制度性成本,释放社会生产力。要坚持依法决策,确保决策科学、程序正当、责任明确。

         会议指出,要加快职能转变,降低准入门槛,优化付款、退税、资质办理等流程,降低制度性成本,释放社会生产力。对需要公众参与的事项,要依法有序公开。要营造公平环境,推行竞争性采购,引导国有军工企业有序开放,提高民口民营企业参与竞争的比例。要按照规则公平的要求,完善投资、税收、评标等方面的政策,把权利保护贯穿于军民融合发展立法、决策、执法、司法各环节,有效维护各类主体合法权益。

         会议强调,战略性重大工程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要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立足最复杂、最困难的情况,以工程建设为牵引,集中优势力量协同攻关,早日取得突破。要扩大国产技术和产品规模化应用,更多立足国产产品开展研制,在使用中不断迭代优化,进而带动国家整体创新实力提升。要提高工程建设效益,统筹配置资源,努力实现整体性能最优、综合效益最大。

         会议要求,要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统一协调相关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项目,统一调动所需的人、财、物等创新资源,形成整体合力。各有关部门和地区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发扬钉钉子精神,实干苦干,不断取得军民融合发展新成效。要加快工作机构建设,尽快实现机构到位、职能到位、人员到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要敢于啃硬骨头,积极开展创新实践。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抓军民融合发展任务落实作为重大政治责任,自觉在大局下把方向、定政策、抓落实,勇于革故鼎新,坚持埋头苦干,不断开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局面。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ZQ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国产邮轮崭露头角 国际邮轮相继回归 2024年中国邮轮旅游市场将走俏

国产邮轮崭露头角 国际邮轮相继回归 2024年中国邮轮旅游市场将走俏

后疫情时代,邮轮旅游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强劲恢复性增长态势。据国际邮轮协会预测,2023年邮轮旅游达到2019年水平的106%,约有3150万游客出行;2024年将有3570万人次乘坐邮轮。

2024年03月22日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这些行业或迎利好(附最新行动方案图解)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这些行业或迎利好(附最新行动方案图解)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力促进投资和消费,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2024年03月13日我国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的通知。

2024年03月21日
2023年我国银行理财存续规模增至26.8万亿元  预计2024年回暖态势延续

2023年我国银行理财存续规模增至26.8万亿元 预计2024年回暖态势延续

理财即财富管理,包括投资咨询、人生理财规划、资产保值增值等方面。目前在我国财富管理市场上,银行理财规模和基金规模较大,其次是信托和保险资管。

2024年03月04日
演出经济辐射效应持续放大 2023年我国票务相关企业注册量超疫情前两倍

演出经济辐射效应持续放大 2023年我国票务相关企业注册量超疫情前两倍

近两年随着线下演唱会陆续恢复,演出市场全面回暖,演出经济辐射效应持续放大,演出门票也经常出现 “一票难求”局面。现象演出主办单位通常指定演出票务销售平台出售门票,当前我国票务行业市场热度也在不断攀升,呈现快速发展趋势,2023年国内票务相关企业注册量也实现高速增长。

2024年03月01日
我国金融信息服务行业正处快速发展期! 互联网理财用户增加促使市场扩容

我国金融信息服务行业正处快速发展期! 互联网理财用户增加促使市场扩容

我国金融信息服务行业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但直至2005年仍处于行业初创与市场培育期。由于受到资本市场规模、金融交易品种以及企业自身资本规模、技术水平的限制,这一时期行业内的企业总体规模偏小,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以股票行情软件和简单资讯为主,种类较为单一。

2024年02月28日
我国数字阅读行业:用户和营收规模不断扩大 数字化正向智慧化发展

我国数字阅读行业:用户和营收规模不断扩大 数字化正向智慧化发展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已经增长至5.3亿人,同比增长4.75%;总体营收规模达到463.52亿元,同比增长11.50%。按三大细分市场看,大众阅读市场营收335.91亿元,占比72.47%;有声阅读市场营收95.68亿元,占比20.64%;专业阅读市场营收31.93亿元,占比6.89%。目前,大众阅读

2024年02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