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3D打印行业瓶颈短期难破 预计未来3~5将迎来‘窗口’期

        导读:中国3D打印行业瓶颈短期难破 预计未来3~5将迎来‘窗口’期.3D打印也称为“增材制造”,是一种新兴的快速成型技术,是借助三维数字模型设计,,使用激光烧结等各种工艺手段实现原料叠加成型的一种制造方式,该方式是第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数字制造并在未来可能实现生物/仿生制造。

        参考:《中国3D打印行业深度分析及未来五年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3D打印(3Dprinting)作为在国内兴起较早的创新概念,以“增材制造”的概念席卷A股已两年有余,这一被号称将会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从国外蔓延到国内,从传统产业蔓延到资本市场,也为A股数十家概念公司带来了一场概念与股价齐飞的狂欢。

  虽然前景丰满,但现实依然骨感。国内市场的3D打印不但起步较晚、整体产业生产方式粗放、体量较小,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且面临着耗材短缺、成本高昂的问题,难以实现规模化量产的窘境。公开资料显示,A股3D打印这一概念近两年来也并未给相关概念公司基本面带来大的收益。

  “目前A股涉足3D打印的上市公司多数尚处于研发阶段,尚未有规模化成熟的工业产品面世,二级市场仍处于主题概念炒作阶段。”一名熟悉3D打印投资的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

  前景很丰满

  3D打印也称为“增材制造”,是一种新兴的快速成型技术,是借助三维数字模型设计,,使用激光烧结等各种工艺手段实现原料叠加成型的一种制造方式,该方式是第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数字制造并在未来可能实现生物/仿生制造。

  现代意义上的3D打印技术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诞生于美国,在国外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但在国内尤其在A股市场受到资本重视,则只有两年多。一熟悉3D打印的人士指出,这一新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的最大区别在于产品成型的过程上,3D打印免去了传统制造业复杂的过程,无需模具,一次成型,因此3D打印可以克服部分传统制造上无法达成的设计,制作出更复杂的结构。

  兴业证券相关分析师预计,2016年全球打印市场规模将达到100亿美元,市场规模将实现指数级增长,2018年达到130亿美元,2020年则超过200亿美元。

  “我们预计未来3~5年国内3D打印迎来‘窗口’期,潜在市场需求巨大,3D打印产业应用前景广阔,超越传统,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军事、建筑、医疗、汽车等领域。未来3D产业发展需要民用板块、模具设计和军工制造三驾马车来带动。”兴业证券相关分析师表示。根据WohlersAssociates统计,目前3D打印主要运用于消费电子、汽车工业两大领域,占比达36%,同时也在往航空航天制造、医疗领域推广。

  《第一财经日报》采访发现,航天制造以及生物医疗被认为是未来工业3D打印运用最为广泛的两大领域。

  “相对传统制造技术,工业级的3D打印机在航空制造、生物医疗这种对成本不敏感、不需要大规模生产以及个性化定制的领域有较大优势,预计未来将成为3D打印市场的主要来源。”中投证券分析师张镭如是表示。

  在丰满的产业前景之下,A股市场资本炒作也紧随其后,不仅如设备类的华工科技、华中数控、中海达等个股,耗材类的银邦股份、宏昌电子以及技术类个股光韵达、大族激光等均获得资金热炒。

  行业瓶颈难攻克

  尽管前景丰满,但经历两年多的热炒,有卖方人士直言,国内涉足3D打印的企业虽多,但仍处于粗放生产设备的阶段,缺少核心龙头企业,更重要的是,国内3D打印企业由于生产效率、材料短缺、缺乏核心技术等问题,短期内恐无法实现批量化、规模化生产。

  “目前,中国3D打印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从整个产业角度来看,由于缺少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政府暂时缺少针对性的扶植措施,整体产业体量还较小;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还处于粗放形式,各个环节对3D打印技术带来的冲击认识还不足,接受度较低。”西南证券对国内3D打印的不足分析称,目前国内总的3D打印市场规模只有约2亿元(包含设备需求)。

  除了国内产业起步晚、产业粗放外,与传统产业相比,3D打印也有其最大的先天不足——无法商业化量产,这也是被业内诟病最多的一点。

  在3D打印技术浪潮在国内兴起之初,台湾鸿海精密董事长郭台铭就曾据此对媒体炮轰3D打印。他表示,3D打印技术无法大量生产用在商业用途,不具有商业价值。他以3D打印制造出的电话为例,说明电话可以制造出,但只能看,不能用,因此,3D打印商品不能加上电子组件,无法成为电子产品量产。

  究其原因,有分析人士指出,一方面3D打印所使用的耗材非常有限。目前3D打印的耗材原料仅有石膏、无机粉料、光敏树脂、塑料、陶瓷等10多种,且价格较为昂贵,金属尤是。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国产3D设备对应的耗材短缺主要源自两个原因:便宜的赚不到钱,厂家不愿意生产,而贵的耗材现有技术跟不上,由于缺少政策扶持和补贴,厂家又不愿意投入资金和人力成本去研发。

  另一方面,3D打印机的价格十分高昂,大多桌面级的3D打印机售价都在2万元人民币左右,国内仿制品的价格在6000元左右,但质量却难以保障。此外,3D打印在产品精度和生产时长等生产效率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也成为阻碍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黑船科技的联合创始人薛慧强认为,3D打印擅长的解决个性化、复杂化、高难度的生产技术,这恰恰是传统制造业梦寐以求的,不过传统制造业所擅长的批量化、规模化生产,则是3D打印的先天不足。也就是说,3D打印在实现设计和创意上具备所想即所得的优势,但将模型变成商品,仍然要依赖传统制造业批量化和规模化的特点。

  “目前A股的3D打印公司,有核心技术的并不多,多数都处在实验研发阶段,目前都没有大规模成品面世。短期内,3D打印产业要真正实现从设计到量产的完整产业链还很难。”一名买方人士称。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4年AI手机市场或将迎来爆发 同时也将持续刺激全产业链升级

2024年AI手机市场或将迎来爆发 同时也将持续刺激全产业链升级

各大科技巨头进军AI赛道,其中手机厂商的动作让人尤为关注。手机厂商魅族停止传统手机项目,转型“All in AI”;三星S24系列加入了Galaxy AI大模型;还有OPPO、荣耀、华为等国产手机厂商更是早早就布局AI。AI手机有望在2024年走向爆发期。

2024年03月08日
激光雷达行业:车载激光雷达标配比例提升下市场渗透率有望实现正向循环

激光雷达行业:车载激光雷达标配比例提升下市场渗透率有望实现正向循环

激光雷达是以发射激光束探测目标的位置、速度等特征量的雷达系统。其工作原理是向目标发射探测信号(激光束),然后将接收到的从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目标回波)与发射信号进行比较,作适当处理后,就可获得目标的有关信息。近些年来,激光雷达被广泛应用于汽车上。

2024年03月11日
高端压敏电阻需求增长较快  我国压敏电阻行业还处于发展初期

高端压敏电阻需求增长较快 我国压敏电阻行业还处于发展初期

近年来,全球压敏电阻市场需求量一直保持增长态势,尤其是高端压敏电阻增长较快。数据显示,全球压敏电阻市场需求量将在2026年增长到378亿只,市场规模将达到106.4亿元。国内市场方面,当前,我国压敏电阻行业尚处在发展初期,市场规模还比较小。

2024年02月27日
我国光存储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超级光盘”来临  行业国际竞争力将大幅提升

我国光存储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超级光盘”来临 行业国际竞争力将大幅提升

整体来看,虽然光存储受到多方关注,但受到光学衍射极限的限制,当前大多数光盘的最大容量仅在百GB量级,而也限制了光盘的使用,也成为影响光存储发展的重点问题,但在2024年2月22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与上海理工大学等科研单位合作,在超大容量超分辨三维光存储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4年02月26日
我国激光显示行业:三大利好因素驱动 未来市场规模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我国激光显示行业:三大利好因素驱动 未来市场规模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当前,我国激光显示行业具备快速发展的三大利好因素——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加持、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庞大的消费能力,已经来到产业爆发的临界点,未来其市场规模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2024年02月23日
国家推动自主芯片生产带动半导体测试设备需求增长 行业国产化发展迎来新机遇

国家推动自主芯片生产带动半导体测试设备需求增长 行业国产化发展迎来新机遇

而随着当前国家推动自主芯片生产,国内芯片开始扩产,而这也带动了半导体测试设备需求的增长,同时,当前我国各个企业也均有较大规模扩产计划,这也为国产测试设备厂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024年02月07日
“0”到“1”的突破  我国石墨烯芯片制造行业发展迎来重要里程碑

“0”到“1”的突破 我国石墨烯芯片制造行业发展迎来重要里程碑

石墨烯是碳的同素异形体,碳原子以sp²杂化键合形成单层六边形蜂窝晶格石墨烯,是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力学特性,在材料学、微纳加工、能源、生物医学和药物传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

2024年02月07日
AI算力需求带动高速光模块厂商出货比重显著增加 中际旭创2023年业绩亮眼

AI算力需求带动高速光模块厂商出货比重显著增加 中际旭创2023年业绩亮眼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高速光模块行业产业链上游包括光芯片、电芯片、光组件等原材料;中游为高速光模块制造,主要有光迅科技、中际旭创和剑桥科技等企业参与;下游为应用领域,高速光模块在电信市场和数据中心市场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2024年02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