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电力行业政策速览:广西支持民营资本参与火电等项目投资 2020光伏上网电价户用0.08元/度

       (1)广西:多种新建电源项目以竞争性方式确定投资主体逐步扩大至煤电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广西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指出,在水电、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等新建电源项目全面推行以竞争性方式确定项目投资主体,并逐步扩大至新建煤电项目。除此之外,支持民营资本参与火电等电源项目投资建设。

        (2)江苏关于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申报工作的说明

        清单审核、公布具体流程为:1.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按要求准备申报材料,提交电网企业;2.省电力公司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报省能源局确认,省能源局确认后再反馈给省电力公司;3.电网企业将申报材料提交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经复核后反馈电网企业;4.电网企业形成补贴目录清单后进行公示、公布。

        (3)国家能源局将对电力市场向从事电力交易的主体公平、无歧视开放情况等14种事项进行随机抽查

        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了《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方案(2020年修订)》的通知,典型电网工程投资成效监管检查、各类电力业务许可主体保持情况及执行许可事项情况检查、对电力市场向从事电力交易的主体公平、无歧视开放的情况进行检查、电力调度与交易及信息披露情况检查、对供电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的电能质量和供电服务质量标准向用户提供供电服务的情况进行检查、电力行业价格成本监管检查、电力安全生产情况检查、电力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情况检查等14个抽查事项。

        (4)《新疆电网发电侧储能管理办法》征集意见

        新疆发改委发布关于征求《新疆电网发电侧储能管理办法》意见的函,该文件明确:鼓励发电企业、售电企业、电力用户、独立辅助服务供应商等投资建设电储能设施,要求充电功率在1万千瓦及以上、持续充电时间2小时以上。电储能设施根据电力调度机构指令进行充电状态的,按其充电电量进行补偿,具体补偿标准为0.55元/千瓦时。

        每月月底,各火电厂、风电场、光伏电站按照月度实时深度调峰有偿服务补偿费用承担比例进行支付。

        (5)内蒙古:2020年完成190万千瓦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

        内蒙古日前印发关于印发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2020年重点工作任务责任分工方案的通知。其中指出:完成190万千瓦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全区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2.25亿吨标准煤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较2015年下降14%。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加大可再生能源消纳力度,年底前区内消纳风电装机容量达到4500万千瓦,光伏发电达到1500万千瓦。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下降到79%左右。

        (6)江苏苏州:引导35千伏及以上企业参与电力直接交易

        苏州市委、苏州市人民政府日前印发了《关于印发苏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行动2020的通知》,通知中称,引导35千伏及以上大型企业参与电力直接交易,建立专业团队为企业提供市场化售电技术支持和交易策略服务。

        (7)2020年安徽不新增需国家补贴的风电项目

        4月1日,安徽省发改委发布《安徽省能源局关于做好2020年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1、按照规定,2020年安徽省不再新安排需国家财政补贴的风电项目。2、项目申报范围为自愿转为平价上网的存量项目和2020年拟新建平价项目。3、2020年拟新建项目必须在2020年底前能够核准(备案)且开工建设。

        (8)天津发布2020年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方案

        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做好我市2020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在落实电力送出和消纳等各建设条件的基础上,优先推进无补贴平价上网项目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应完成备案,并在2020年底前开工。

        平价项目于4月20日前报送,竞价项目于5月20日前报送。

        (9)国家发改委发布2020光伏上网电价户用0.08元/度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2020年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公布了2020年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通知》提出,对集中式光伏发电继续制定指导价。将纳入国家财政补贴范围的I~III类资源区新增集中式光伏电站指导价,分别确定为每千瓦时0.35元(含税)、0.4元、0.49元。新增集中式光伏电站上网电价原则上通过市场竞争方式确定,不得超过所在资源区指导价。

        (10)山西2020年节能行动规划:新建改造基站超5000个、使用梯次利用电池7000组

        山西工信厅印发《关于印发山西省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2020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其中指出要推进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推进山西铁塔进一步扩大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规模,围绕5G基站建设需求,2020年力争在现在的基础上,全省新建或改造通信基站超过5000个,使用梯次电池7000组。

        以上数据资料参考《2020年中国电力市场分析报告-市场规模现状与发展前景研究》。

        各类行业分析报告查找请登录chinabaogao.com或gyii.cn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进入关键阶段 多方共议高质量发展新举措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进入关键阶段 多方共议高质量发展新举措

6月19日,第三届电力市场发展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论坛上国家能源局、行业协会和重点能源企业的权威专家齐聚一堂,围绕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展开深入研讨。

2025年06月23日
中国首个核电工业操作系统“智能核电”正式发布 助力核电产业智能化升级

中国首个核电工业操作系统“智能核电”正式发布 助力核电产业智能化升级

4月27日,从中国广核集团获悉,当日正式发布我国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工业操作系统——“智能核电”。该系统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实现了核电机组级的智能控制和智能监控,标志着我国核电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迈出关键一步。

2025年04月29日
助力“双碳”目标!国家推动煤电清洁高效转型 明确四大重点任务

助力“双碳”目标!国家推动煤电清洁高效转型 明确四大重点任务

4月14日,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旨在推动煤电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助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2025年04月16日
绿证消费“强制时代”开启:五部门联手推动绿色电力消费

绿证消费“强制时代”开启:五部门联手推动绿色电力消费

3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分别对绿色电力证书(以下简称“绿证”)市场供给、消费需求、交易机制、应用场景、应用走出去等五方面提出要求。

2025年03月20日
迅猛增长!2025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再迎开门红 预计下一阶段市场将向"优"发展

迅猛增长!2025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再迎开门红 预计下一阶段市场将向"优"发展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今天(2月17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截止到2025年1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321.3万台,同比上升49.1%。对比2024年数据,增速出现一定幅度下降。中国充电联盟发布2024年数据显示,截止2024年1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886.1万台,同比增加63.7%。

2025年02月17日
中国首个12兆瓦级陆上风电机组成功下线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中国首个12兆瓦级陆上风电机组成功下线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1月19日,据中国中车公众号发布,应用于沙戈荒地区的超大功率等级风电机组——“凌风号”在吉林中车松原基地成功下线。凌风号”超大功率陆上 12.5 兆瓦风电机组比中国首个12兆瓦级陆上风电机组。

2025年01月21日
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国累计建成充电桩1235.2万台 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成充电桩3.31万台

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国累计建成充电桩1235.2万台 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成充电桩3.31万台

12月25日,2024年推进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座谈会在广东深圳召开。会议指出,2024年是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发展、产业业态不断丰富完善的一年。

2024年12月28日
截至2024年10月底全国累计核发绿证35.51亿个 其中风电占37.25%

截至2024年10月底全国累计核发绿证35.51亿个 其中风电占37.25%

11月21日,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4年10月,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12.32亿个。其中,风电5.30亿个,占43.01%;太阳能发电1.97亿个,占16.02%;常规水电3.92亿个,占31.84%;生物质发电1.09亿个,占8.83%;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378万个,占0.31%。

2024年11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