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延华智能6倍溢价并购 收购标的两年业绩未达标

     三年前,延华智能以6倍溢价收购廖邦富、廖定鑫等19人(以下简称“补偿义务人”)持有的成都成电医星数字软件有限公司(下称“成电医星”)75.24%股权,并达成盈利预测补偿与奖励协议。自2015年并购完成之后,成电医星仅在2015年完成业绩承诺。

  5月23日,延华智能发布年度补偿股份回购注销的公告。公告显示,2017年度补偿义务人需补偿的股份数量为388.53万股,需返还现金为1051.23万元。2016年补偿义务人已向上市公司补偿358.37万股,补偿金额942.3万元。

  逾6倍溢价并购成电医星

  而在三年前,延华智能属于高溢价收购成电医星。

  2015年2月份,延华智能发布重组预案,以股权加现金合计3.59亿元收购成电医星75.24%股权,进入医疗信息化领域。其中发行股份支付金额为2.45 亿元,现金1.14亿元,并向公司实际控制人胡黎明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0.90亿元

  根据方案,延华智能以发行股份方式支付交易作价的68.28%,即3.26亿元,以现金方式支付交易作价的31.72%,即1.51亿元。

  成电医星主营业务为医疗信息化软件和产品开发、项目实施、技术服务及项目运营,核心产品为医院信息系统和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

  截至2014年年底,成电医星资产总额为1.05亿元,净资产为6180.08万元。2013年和201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511.42万元和8838.34万元,净利润分别为2031.88万元和3537.88万元。

  按照收购价格,成电医星100%股权作价4.77亿元,与公司净资产相比,增长逾6倍。按照2014年净利润及收购价格看,彼时成电医星市盈率为13.5倍。

  收购标的近两年业绩未达标

  两年前踏入医疗软件行业的延华智能,本来指望着并购成电医星完成转型,但却事与愿违。

  5月23日,延华智能发布关于廖邦富等19名补偿义务人2017年度应补偿股份回购注销完成的公告,称本次回购注销业绩补偿股份共涉及19名股东,回购注销的股份数量共计388.53万股,占本次回购注销前公司总股本的0.54%,需返还现金为1051万元。

  造成回购的主要原因是成电医星的业绩未达标。根据2015年延华智能与成电医星签订的协议,延华智能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成电医星75.24%股权。发行股份的对象为廖邦富、廖定鑫、廖定烜等19名自然人,延华智能共计发行4333万股普通股。2015年7月30日,成电医星75.24%股权完成过户。

  延华智能与交易对方签署的对赌协议显示,交易对方承诺标的公司成电医星2015年度、2016年度及2017年度的净利润(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者为准)分别不低于3992万元、4990万元及6237万元,相应地,成电医星于2015年度、2016年度及2017年度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应分别不低于3004万元、3755万元及4693万元(以下简称“承诺净利润”)。

  2015年,成电医星实现承诺净利润3070.89万元,高出承诺数66.89万元,但是,2016年及2017年,成电医星实现承诺净利润分别为2741.07万元、3666.24万元,距离承诺业绩相差1013.93万元、1026.76万元。

  2016年,成电医星的19名自然人向上市公司补偿358.37万股,补偿金额942.3万元。根据条款的约定,2017年度补偿义务人需补偿的股份数量为388.53万股,均为限售条件流通股,合计占本次回购注销前公司总股本的0.54%,需返还现金为1051.23万元。

  “并购标的业绩不达标,除了暴露了上市公司在整合外延资产能力的缺陷之外,并购标的未来的业绩表现是否会拖累上市公司业绩,也是资本运作需要考虑的重点之一。”一位投行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评价道。

  除了并购标的业绩承诺不能兑现,延华智能去年业绩也陷入亏损的境地。年报数据显示,延华智能去年扣非后净利润亏损2350万元,今年一季度扣非后净利润再度亏损1332万元,不仅如此,一季度延华智能现金流为-1.4亿元。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服务出口企业迎利好:申报“减负” 结算“加速” 出海“有谱”

我国服务出口企业迎利好:申报“减负” 结算“加速” 出海“有谱”

近日,商务部等9部门正式印发《关于促进服务出口的若干政策措施》。在9月25日举行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对该政策进行了解读,并表示此举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服务出口高质量发展,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2025年09月29日
国家数据局:加快高质量数据集建设 赋能“人工智能+”落地制造业

国家数据局:加快高质量数据集建设 赋能“人工智能+”落地制造业

9月20日,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安徽合肥举办的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发表讲话,强调数据已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资源和创新引擎,呼吁制造业企业加大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投入,加快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的深度应用与落地。

2025年09月23日
三部门联合印发轻工业稳增长方案 2025-2026年推动行业提质扩容

三部门联合印发轻工业稳增长方案 2025-2026年推动行业提质扩容

9月19日,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和“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联合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印发《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旨在进一步发挥轻工业在稳定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2025年09月20日
中国海洋经济首次突破10万亿大关 多项指标领跑全球

中国海洋经济首次突破10万亿大关 多项指标领跑全球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会上介绍,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标志着中国海洋经济迈上新台阶,在全球海洋领域的影响力持续提升。

2025年07月10日
2025年一季度我国海洋经济稳中向好 新兴产业多维突破

2025年一季度我国海洋经济稳中向好 新兴产业多维突破

5月14日,自然资源部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2.5万亿元,同比增长5.7%,呈现稳中向好态势。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石绥祥表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速构建,传统产业稳中有进,新兴产业多维突破,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5年05月15日
四大因素驱动增长!我国数字经济独角兽企业迎黄金发展期

四大因素驱动增长!我国数字经济独角兽企业迎黄金发展期

5月1日,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经济分论坛上,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发布《数字经济独角兽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数字经济独角兽企业正成为衡量国家和地区创新能力的重要风向标,并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

2025年05月07日
2025年一季度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其中太阳能发电销售收入同比增长高达42.35%

2025年一季度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其中太阳能发电销售收入同比增长高达42.35%

4月9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创新动能持续增强,绿色低碳转型稳步推进,消费市场活力释放,实体经济支撑作用稳固。

2025年04月11日
央视市场研究联合快手发布《2025快手品牌营销价值报告》 多维度寻品牌营销势能

央视市场研究联合快手发布《2025快手品牌营销价值报告》 多维度寻品牌营销势能

AI时代,营销传播正从“广而告之”向“智而信之”转变,而这一转变过程,品牌建设为必经之路。国家政策层面,《中国品牌发展战略纲要》(2021)中便计划到2035年建成一批全球领先品牌;在“十四五”规划纲要(2021-2025),也明确提出“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将品牌建设纳入现代化经济体系重点任务。当下,我国本土品牌建

2025年03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