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德阳:工业增长助“十三五”顺利开局

  2016年,德阳市借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坚持以改革闯新路、以创新促转型,突出装备技术智能制造,推动工业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向中高端迈进,走出了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的新路,实现了“十三五”顺利开局。

  站在新的起点,迈向新的征程。在即将到来的2017年,德阳市将继续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立足智能制造和创新驱动,积极落实各项调结构、稳增长措施,有效确保工业经济增长换挡不失势,着力实现工业经济“六大突破”。

  回顾篇

  工业经济持续增长 转型升级扎实推进

  德阳因工业而立市,因工业而强市。回顾2016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德阳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专注发展定力,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促进了工业经济平稳发展、“德阳智造”遍布世界、“德阳技术”叫响国际。

  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稳中有进。2016年,德阳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9.5%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预计突破3000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达到1350户,比2011年净增加369户。

  工业与技改投资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与总量均位于全省前列。2016年德阳完成工业投资460亿元、技改投资360亿元,较2011年分别增长202.6亿元和151.4亿元。

  工业稳增长取得显著成效。一批关系稳定增长和结构调整全局的重大项目竣工投产和开工。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二重成功实现改制脱困、转型升级,企业由2015年的亏损6384万元,转为2016年预计实现盈利3亿元。其司法重整改革得到最高人民法院高度评价,被评为全国十大经典案例之一。

  工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2016年,《中国制造2025德阳实施方案》、德阳《关于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序实施。高端装备、新兴产业、绿色发展、技术改造、自主创新、智能制造共计60个重大产业转型升级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2016年,德阳稳妥推进去产能,主动退出炼钢产能160万吨,占全省去产能总量的38%。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目标计划企业41户,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4%以上。鼓励扩大对本市优质产品的采购应用,组织装备、航空、节能等行业专题对接活动。开展“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重大装备制造企业与国内中电建、中能建等国际工程公司等国际EPC电站工程承包商进行合作,实现了重大装备产业“走出去”。

  此外,产业园区载体作用和孵化功能得到强化。2016年,德阳工业园区规上工业企业达到890户,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00亿元,利润总额120亿元,园区已建成面积超过160平方公里。六脉科技金融创新产业园、四川什邡经济开发区、德阳石墨烯产业园成功认定为四川省第一批特色产业基地。

  展望篇

  立足创新与智造 实现“六大突破”

  成绩令人振奋,德阳再接再厉。

  辞旧迎新之际,德阳提出新的目标: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完成工业投资510亿元、技术改造投资41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4%以上。到2018年,全市GDP总量突破2000亿元;到2020年,全市GDP总量突破2500亿元。

  在实施全面创新改革、成德同城化两个“一号工程”过程中,德阳将如何进一步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确保今后五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5%以上?“我们将在‘转型升级、智能制造、创新发展’上狠下功夫,努力实现‘六大突破’。”德阳市经信委党组副书记、主任黄琦坚定地给出答案。

  何为“六大突破”?如何突破?德阳迎来新的征程。

  ——推进智能制造,在促进创新和制造模式转变、推动装备技术智能制造上取得突破。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规划和引导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快推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进一步拓展德阳装备工业云覆盖面。

  继续做好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的相关工作,以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为切入点,加快提升制造业产品、装备及生产、管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加快工业云、工业大数据、物联网建设,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众包设计、柔性制造、个性化定制、智慧物流等“互联网+制造”的新型制造模式。

  继续推进工业云平台建设,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更多基础性服务,使德阳企业通过“智能制造”实现转型升级。

  ——加快园区建设,在提升产业承载能力,走集聚集约发展之路上取得突破。

  打造石墨烯、清洁能源、高端装备、通用航空、应急装备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围绕产业链引导企业向同业园区集聚,加快建设成德、德阿产业园,共建中德、中捷产业园。

  ——发展新兴产业,在找准突破口,打好工业转型攻坚战上取得突破。

  瞄准高端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三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和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加快企业培育、项目建设、技术攻关、产品研发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创新工业招商,在打造新的增长点,为工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上取得突破。

  以大型央企海外分支机构为平台,借助“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实施精准招商、以企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新模式,不断打造和延伸完整产业链。

  ——创建产业联盟,在整合资源要素,增强企业和产品核心竞争力上取得突破。

  建立燃气轮机、油气钻采、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技术联盟,发挥联盟平台作用,鼓励企业抱团发展。

  ——推进军民融合,在搭建发展平台,构建合作新机制上取得突破。

  建立与省部军的沟通协调机制,帮助企业获得军工生产相关资质,鼓励企业“民参军”。推动军工企业实现“自转”,支持军工企业与民口企业重组,组建混合所有制企业。

  砥砺奋进铸华章,继往开来启新程。2017年,德阳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作为转型发展、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根本遵循,把深入实施省委“三大发展战略”作为德阳实现“五个走在前列”的根本战略,把推进全面创新改革、成德同城化两个“一号工程”作为头等大事,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市。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3年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个大类行业中有26个行业保持同比增长

2023年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个大类行业中有26个行业保持同比增长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3.9%(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从环比看,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12%。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

2023年04月21日
2023年1-3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7282亿元 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7%

2023年1-3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7282亿元 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7%

1—3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7282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58532亿元,同比增长0.6%。从环比看,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降0.25%。

2023年04月19日
2023年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进口煤炭4117万吨 同比增长150.7%

2023年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进口煤炭4117万吨 同比增长150.7%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能源产品生产均保持同比增长。与1—2月份比,原煤、天然气生产有所放缓,原油、电力生产加快。

2023年04月18日
2023年4月上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同比下降超一半

2023年4月上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同比下降超一半

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3年4月上旬与3月下旬相比,20种产品价格上涨,28种下降,2种持平。

2023年04月14日
2023年3月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化工原料类价格下降7.1%

2023年3月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化工原料类价格下降7.1%

2023年3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5%,环比持平;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8%,环比持平。一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1.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0.8%。

2023年04月12日
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稳增不减 第一产业用电量增速最快

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稳增不减 第一产业用电量增速最快

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863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1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4%;第二产业用电量570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第三产业用电量148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33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8%。

2023年02月15日
2022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37.91万亿元 增长5.9%

2022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37.91万亿元 增长5.9%

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4038.5亿元,比上年下降4.0%

2023年02月14日
沪苏浙联合印发17条政策措施 进一步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发展

沪苏浙联合印发17条政策措施 进一步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发展

沪苏浙两省一市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措施》)于日前挂网公布。 据悉,《若干政策措施》共17条,于今年9月起开始施行,覆盖科技创新赋能、存量资产盘活、碳普惠联建试点、国土空间利用、营商环境优化等10个方面。

2022年09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